神都洛阳,紫微宫,宣政殿。
相较于范阳边镇的肃杀与女真部落的野性,这里彰显着天朝上国的恢弘气度与秩序井然。
然而,北疆骤起的烽烟,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这座帝国的中枢激荡起层层涟漪。
李世民高踞龙椅,面容沉静,看不出喜怒。
下方,文武重臣分列两旁,李靖、房玄龄、杜如晦、袁天罡、薛仁贵等皆在列。
方才,关于女真突袭粮仓镇、肆虐北疆的军情以及张世贵的应对奏报,已然在殿中宣读完毕。
“众卿,女真之事,如何看待?”
李世民的声音打破了殿中的沉寂,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李靖率先出列,声音沉稳如山:
“陛下,女真新锐,其势如狼,悍勇迅捷,然其部族联盟初成,底蕴浅薄,尚无攻坚重镇之能。张节度应对并无大错,然我朝北疆防线绵长,专守必陷被动。臣仍坚持前议,当遣一支精骑,以机动对机动,方可遏制其锋芒,并伺机反击。”
房玄龄接口道:“药师(李靖字)所言甚是。然增兵易,选将难。此将需善骑射,通晓草原、林莽战法,更需有临机决断之能,方可与女真周旋。”
众人正在商议,殿外黄门侍郎高声禀报:“启禀陛下,突厥使臣,伊利可汗麾下叶护阿史那·社尔,携国书于宫外求见!”
殿内顿时一静。
北疆女真之患未平,草原霸主突厥的使者便至,时机如此巧合,由不得人多想。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与下方的袁天罡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袁天罡之前便提及女真气运与北方更大阴影有所勾连,如今突厥使者便至,印证了他的推测。
“宣。”李世民淡淡道。
片刻后,一名身着突厥贵族华服,身形魁梧,面容带着草原风霜与精悍之色的男子,大步走入殿中。
他便是阿史那·社尔,伊利可汗麾下重将,以勇武和一定的智略着称。
他身后跟着数名随从,手捧礼盒。
“突厥使臣阿史那·社尔,参见大唐皇帝陛下!”社尔右手抚胸,依草原礼节躬身,声音洪亮,不卑不亢。
“平身。”
李世民目光如炬,打量着这位突厥叶护,“贵使远道而来,不知伊利可汗有何见教?”
社尔直起身,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卷羊皮国书,朗声道:“我大汗听闻陛下承天命再兴大唐,威加海内,特遣臣前来祝贺,并献上良马百匹,皮毛千张,以表睦邻友好之意。”
他话语客气,但眼神中却带着草原雄鹰般的桀骜。
内侍接过国书,呈于御前。
李世民并未立即展开,只是置于案上,淡然道:“可汗有心了。朕亦愿与突厥永息兵戈,各守疆土,使百姓安居。”
社尔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看似憨直的笑容:
“陛下,我草原儿女,性子直爽,有些话便直说了。近日,我大汗听闻东北之地,有女真蛮部不安分,竟敢冒犯大唐天威,劫掠边境,实在可恨!”
他目光扫过殿内群臣,继续道:
“我突厥与大唐乃兄弟之邦,岂容此等宵小作乱?我大汗愿与陛下结盟,共讨女真!我突厥铁骑可从北面出击,直捣其巢穴,与大唐天兵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必可一举荡平此患,永绝后顾之忧!”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神色各异。
有面露喜色者,觉得若能联合突厥,女真之患顷刻可解;
有眉头紧锁者,深知突厥狼子野心,绝非良善盟友;
更有如李靖、房玄龄等老成谋国之士,眼中已露出警惕之色。
李世民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看不出心中所想:
“哦?可汗竟有如此美意?却不知,突厥出兵,需要我大唐提供何等便利?或者说,事成之后,如何酬谢?”
社尔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问,从容道:
“陛下明鉴。我大军远征,粮草消耗巨大,若能得大唐资助部分军粮,自是最好。至于酬谢……”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
“我大汗希望,待平定女真后,大唐能承认我突厥对漠北及辽东部分草场的管辖权,并开放朔方、云中等边市,允我部族就近贸易,以通有无。此乃两家得益之事。”
图穷匕见!
所谓的同盟是假,趁火打劫、扩张势力才是真!
不仅要钱粮,还要土地和贸易特权,甚至想将触角伸入辽东!
杜如晦当即出列,冷声道:
“贵使此言差矣!女真之患,乃我大唐内部边务,自有天兵剿抚,不劳突厥费心。至于漠北辽东,自古便非突厥固有之土,何来‘承认管辖权’之说?边市贸易,自有规制,岂能因一事而轻易更改?”
社尔面色不变,反而笑道:
“这位大人何必动怒?我大汗一片赤诚,只为两家永好。若大唐自信能独力解决女真,我部自然乐见其成。只是……”
他语气微沉,“那女真如野火,若不尽早扑灭,恐成燎原之势。届时,若其与草原某些不安分的部落勾结,或是西进骚扰,怕是于大唐,于突厥,都非好事。我大汗这也是未雨绸缪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九州争天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九州争天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