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外,唐军与明军兵锋日亟,烽火映红半壁江山;朝堂之上,君臣相疑,人心惶惶,一派亡国之兆。
然而,在这显而易见的危局之下,一股更加隐秘、更加致命的暗流,正随着宋廷内部的分崩离析,悄然加速涌动。
谁也没有注意到,那位在轩辕秘境中曾与韩信短暂联手、后又神秘消失的鬼谷传人张仪,其身影早已不在秘境,亦未回归稷下学宫或出现在任何一方势力的台前。
他就如同人间蒸发,踪迹全无。
唯有西陲咸阳,那座森严冰冷的帝宫深处,端坐于御座之上的嬴政,指尖偶尔划过悬浮于空的御星令,其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万水千山,清晰地“看”到那张早已布下的暗棋,正在宋地这片即将倾覆的棋盘上,悄然落子。
张仪,并非背离鬼谷,亦非真正超然物外。
他,乃是嬴政早在与稷下学宫邹衍接触之初,便通过御星令与更深层的算计,埋下的一枚绝密暗棋!
其师玄微子欲以纵横术搅动风云,投资多方,而张仪,则被嬴政以“横扫六合、重定乾坤”的霸道蓝图与监天司的部分秘辛为饵,暗中说服,成为了只效忠于他嬴政一人的“纵横之刃”!
临安城内,一座看似普通的富商宅邸,地下却别有洞天。
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幅精细至极的宋境舆图,其上标注着各方势力动向、军力部署乃至朝中官员的派系关系。
张仪褪去了之前的布衣士子装扮,换上了一身锦袍,气质依旧从容,但眼神中却多了几分属于阴谋家的冷冽与精准。
他面前,站着数名气息精悍、眼神锐利的黑衣人,正是大秦黑冰台潜伏在临安的顶尖细作头目。
“城内情况如何?”
张仪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回先生,”一名头目躬身禀报,
“据查,宋帝已秘密派遣多路使者,分别前往唐营李靖、明营徐达处,意图媾和,甚至不惜割让江北、荆襄之地。此外,以宰相赵普为首的部分文官,正在暗中串联,准备在城破之时,献城投降,以保富贵。”
另一人补充道:
“军中亦不稳。曹彬被监军所制,其子曹玮虽掌部分禁军,但威望不足,难以服众。部分将领对朝廷失望透顶,已有自立或另投明主之意。尤其是驻守城南阜财门的守将张祜,其妾室乃我秦人,已被成功策反,愿在关键时刻,为我军打开城门!”
张仪静静听着,手指在舆图上临安城的位置轻轻一点,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
“赵匡胤还想媾和?李靖、徐达岂是池中之物?他们要的,是整个江南!赵普老儿想卖主求荣?可惜,这临安城,轮不到他来卖。”
他语气转冷,“告诉张祜,他的条件,陛下准了。事成之后,封侯拜将,不在话下。让他稳住,等待信号。”
“那……赵普那边?”
“不必理会。”张仪淡淡道,
“一群待价而沽的冢中枯骨罢了。留着他们,反而能让宋廷更乱,更方便我们行事。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破城,而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最完整地,将这座富甲天下的都城,以及库府中堆积如山的财富、工匠、典籍,尽数纳入大秦囊中!决不能让其毁于战火,或被唐、明抢先劫掠!”
他目光扫过众人:
“黑冰台各部,按既定计划,全力运作。一要确保城门可控;二要摸清库府、工坊、粮仓确切位置及守备力量;三要……在城中制造更大的混乱,让宋廷彻底丧失最后一点组织反抗的能力。”
“诺!”众头目凛然领命,身影迅速融入黑暗。
在张仪与黑冰台的暗中操控下,临安这座本就风雨飘摇的巨城,正从内部加速糜烂。
市井之间,各种真伪难辨的流言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唐军破城后要屠城三日!”
“明军只要钱财,投降者可免死!”
“朝廷已经准备抛弃百姓南逃了!”
“曹彬将军要清君侧,诛杀奸臣!”
……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抢粮、械斗、冲击衙门之事时有发生,治安彻底崩坏。
朝堂之上,赵普等人的投降派活动愈发猖獗,甚至开始半公开地讨论投降后的待遇问题,进一步打击了主战派本就微弱的士气,也让赵匡胤本就脆弱的神经更加濒临崩溃。
军中更是离心离德。
被策反的将领不止张祜一人,许多中下层军官在黑冰台的金帛与许诺下,已然暗中倒戈。
曹玮虽有心整顿,却处处受到投降派文官和监军的掣肘,政令难出帅府。
这一夜,张仪收到了一份来自城外的密报,是潜伏在明军附近的细作所发。
密报提及,明军先锋常遇春部,因进军过快,粮草略有不及,正催促后方加紧运输。
张仪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唤来一名心腹,低声吩咐:
“将此消息,‘无意中’透露给驻扎在城东的宋军水师副将刘明。记住,要让他相信,这是他自己的‘斥候’冒死打探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九州争天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九州争天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