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脚的嘴没个把门的,秃秃噜噜像竹筒倒豆子。苗褚氏有心插话,想想还是由着她说吧,听听也没什么坏处。虽然她的话重复的多,但有些还是说到她的心坎里去了,譬如早生孩子早得计,这点她就十分赞同。当初永昶去济南上学时,苗褚氏就极力反对,无奈男人伙同了大哥褚亚青帮腔,她才勉强同意。当初之所以同意,实在是有个自私的心态,永昶可是苗家庄出去的第一个高中生。按照老秀才的说法,等同于秀才。苗家庄老秀才的学问最高,能和老秀才相提并论,怎么都是一件有脸面的事。
三大脚呱呱了好一会儿,也许是累了,也许是看出了苗褚氏的走神,她止住了话头,问有凉水么,喝口。苗褚氏告诉她没有凉水,只有开水,三大脚想了想,还是算了,热水秃噜嘴,咽不下去,不如回家喝去。说着,迈腿就走。苗褚氏想了一下,喊住她,从里屋拿出大亮顺道送来的甜瓜,这个解渴,你拿着。三大脚道了声谢,直接咔嚓一口吃起来。
褚家不怎么种地了,却单单留了一亩好地,专门种瓜自家吃,吃不了再拣直近的亲亲送了。是以,苗褚氏年年总是能吃到娘家送来的甜瓜西瓜。昨日傍晚胡嬷嬷走后,褚亚青遣大亮去妹妹家回话,又让大亮带了一布袋甜瓜。苗褚氏吃不了那么多,分了一半给憨柱。
吃了一个瓜,余下的那个三大脚实在吃不下,就拿在手里作势欲走。苗褚氏又从里屋拿出一包红糖塞给三大脚,还得麻烦三嫂子给俺永昶操操心。三大脚受宠若惊,忙不迭接了,为此差点摔了手里的瓜。她立马表态,说大妹子你放心,永昶的事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查听,尽快给你回话。
三大脚走后,不知不觉已半月有余。每天,一开门,苗褚氏总要往两边巷口看一看,期冀着三大脚的出现。巷口有时候有人,有时候没人,可都不见三大脚的影子。三大脚一向风风火火,这样的静默不是她的性格。苗褚氏有心想去问问,又驳不开面子,再怎么说,苗家庄的大户人家表现出急吼吼的样子总不是太好。
其实,三大脚也有苦难言。收了苗褚氏一包红糖,三大脚喜滋滋地离开了苗家。一路上,她都畅想着给苗家说媒成功后的报酬能有多少。都知道大小姐不是小气的人,德刚帮忙执事,收的丧礼被人偷了,苗家分文没要不说,还帮着出了殡。这样的大方甭说苗家庄,就是整个山南也没有。
三大脚跑了几家,无一例外地托词都是不急。三大脚很纳闷,前些天还急吼吼地央求她给女儿找个婆家,现如今全变卦了。问过老实的杨老栓,才知道根子出在永昶身上。杨老栓说苗家的男人都短命,不想女儿嫁过去就当寡妇。苗家男不过四十二不假,可也不是嫁过去就当寡妇呀。三大脚为苗家辩解,杨老栓认死理,说有钱有地是不孬,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往火坑跳吧。会说的三大脚立马闷了缸,这话委实不好接。杨老栓还央求三大脚有空给闺女踅摸踅摸,差不多就行,只要不是苗永昶。三大脚气哼哼地走了,不知谁那么坏,这样糟蹋苗家。
又过了几天,苗褚氏实在忍不住,又去了趟敏河。三大脚不回话,人影也见不到,想必没有合适的人家。娘家户族大,人缘也广,又是亲兄妹,断然没有不操心的理由。嫂子见了她直笑,说你这个当娘的也忒急了吧,说媒又不是上赶集上店买青菜萝卜葱,就是买青菜萝卜葱,也得挑挑拣拣吧,你看你急的,再说了,咱家永昶的身份摆那里,你说你急的嘛。苗褚氏说你是不急呦,大孙子抱手里,还说我急,要是换作你,你不知急成什么样呢,我哥呢?
褚亚青去徐州进货,特意在韩庄逗留了一晚。韩庄贩鱼的三黑子是褚亚青的老交,褚亚青想让他帮着给外甥永昶说个媳妇。利国驿的周家为啥拒绝了永昶,褚亚青也打听到了。说实话,褚亚青觉得周家有些不地道,不愿意就不愿意呗,何须找那么多的借口,说什么童子,什么男不过四十二,这都是哪来的熊话呀,这样的借口传出去,外甥的名声就瞎了。褚亚青越想越气,有心找上门说道说道,想来想去,只怕会把事情闹大,更加于外甥不利,这才作了罢。
三黑子让女人炖了一锅鲜鱼,俩人守着油灯喝了半宿。车轱辘话说来说去,全是些陈年旧事。二半夜,两人反倒越喝越清醒。每人一碗莲子汤下肚,神情都活泛起来。三黑子埋怨褚亚青,大哥没事也不来看看我,我这有的是鲜鱼王八,你想吃哪样吃哪样,不新鲜的咱一点都不吃。说着说着又感慨起来,我记得大叔吃鱼厉害,一条鱼吃完,一副骨头架子板正的。褚亚青说可不是么,我活五十多了就没见过吃鱼这么厉害的。哎,一晃好多年了。
韩庄街的鱼片汤享名山南,有些人不远几十里慕名而来,点名要喝朱家的鱼片汤。第二日一早,三黑子执意拉着褚亚青喝鱼片汤醒酒,又嫌其头晚上没喝过瘾,要了一碗白酒,一分为二,俩人就着鱼片汤喝了起来。褚亚青喝着鱼片汤问三黑子,知道我为什么不来么?三黑子抬眼,不解的表情。我一来都喝醉,回去两三天才能翻蹬过来,害的我挨数落。三黑子哈哈笑,我把你头灌你了还是捏你脖子硬灌了?对不,都没有,自己想喝还不承认,孬事净往我身上栽,好事你咋不想着我?褚亚青回说,什么话,什么叫好事?喊你去码头?三黑子嘿嘿笑,你才去码头呢。
韩庄码头背靠微山湖,连着运河,那是和津浦铁路一样重要的南北水道,更是山南去往徐州的必经之路。除了漕运兴盛外,湖里的出产全部由此南下或者北上。因此,韩庄成了远近闻名的大集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靠河一溜摆了许多木船。这木船迥异于普通的渔船,比渔船大,个别的甚至像戏文里所说的画舫。木船里有许多外来的女子,一到晚上,点了一盏灯笼坐在船帮上招呼过往的行人。懂行的人就知道,那些是操皮肉生意的女人。于是,周遭的人也都拿去码头打趣哪个人做坏事,码头也有了个别致的名字:花街。
褚亚青走南闯北,什么不懂,回怼三黑子,你才经常去码头呢,你看你黑的。
三黑子也不急,咱黑是天生,那你说,你这次来干啥了,不会是专门来看我吧?
喜欢一个家族的断代史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个家族的断代史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