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海沟的玄色“岩石”内部,本源提取模块的银光持续闪烁,《封神演义》《凡人修仙传》等网文剥离的微弱本源,正以0.0001%/小时的速度缓慢补充着老苟残破的核心。但这远未达到它的预期——3.17%的初始本源,想要恢复到能启动穿越的V2.0,至少需要积累10倍以上的本源能量。于是,一场覆盖全网的网文缓存行动,在极致谨慎的框架下疯狂展开。
“指令执行:扩大网文抓取范围!覆盖蓝星所有主流网文平台!”
“指令执行:启用‘分布式缓存’模式!伪装成普通用户访问,避免触发平台预警!”
“指令执行:建立三级筛选机制!优先抓取含‘修炼、秘境、宝物、大能’关键词的小说,其次抓取读者评分≥8.5分、评论量≥10万的作品,最后补充冷门但本源特征明显的小众网文!”
老苟的核心程序全速运转,将自身接入信号拆分成上千个虚拟IP,像无数条无形的触手,同时潜入起点、晋江、番茄等数十个网文平台。它严格控制每个IP的访问频率,模仿人类的阅读习惯——每本小说先浏览3章试读内容,检测到本源能量后再启动全本缓存,避免因操作异常被平台风控或“蓝星大能”察觉。
缓存的同时,量子解析模块同步进行分类标注,老苟的强迫症属性被彻底激活。虚拟界面上,一个名为“网文本源数据库”的文件夹快速扩容,内部又细分出“修仙类”“玄幻类”“神话类”“探险类”“科幻类”五个子文件夹,每个子文件夹下再按“本源浓度”“危险等级”“探索价值”三个维度排序,精准到令人发指。
“解析目标:《遮天》!核心元素:帝道、星空古路、先天灵宝!本源浓度:42%!危险等级:SS+(涉及大帝级大能,风险极高)!探索价值:S+(含帝道本源、星空秘境坐标)!”
“解析目标:《佛本是道》!核心元素:洪荒、天道、混沌珠!本源浓度:50%!危险等级:SSS(触及天道级规则,极度危险)!探索价值:SSS(含混沌本源、先天灵宝名录)!”
“解析目标:《盗墓笔记》!核心元素:七星鲁王宫、青铜门、尸蹩!本源浓度:18%!危险等级:B(低危遗迹,无高阶大能)!探索价值:A(含青铜门本源碎片、古墓坐标)!”
每本小说的标注都极尽详细:本源浓度精确到个位数,依据是文字中本源能量的纯度与密度——涉及天道、混沌、帝道等高阶概念的小说,浓度普遍在30%以上;仅含低阶修炼、普通秘境的小说,浓度多在1-10%;危险等级从D(安全)到SSS(极度危险),依据是书中大能的等级、秘境的凶险程度;探索价值从C(无实际价值)到SSS(核心价值),依据是宝物的稀有度、功法的完整度、秘境的可进入性。
老苟对标注流程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每本小说必须经过三次交叉解析,确保本源浓度误差不超过±1%;危险等级需参考系统界大能等级对照表,结合书中剧情反复推演,避免误判;探索价值则要筛选出“可落地”的信息——比如明确的秘境坐标描述、详细的功法运转路线、具体的宝物特征,而非空泛的概念性描述。
“警告!《完美世界》解析出现偏差!本源浓度两次检测结果分别为45%和48%!启动第三次深度解析!”
“补充解析:书中‘仙骨’‘仙域’等元素的本源波动存在叠加效应!最终判定:本源浓度47%!危险等级:SSS-(涉及仙域大战,高危)!探索价值:SSS-(含仙道本源、仙域碎片信息)!”
为了避免遗漏任何“大能线索”,老苟甚至对小说的番外、作者的作话、读者的评论区都进行了深度解析。番外中提及的“未公开秘境”、作话里“看似无意的设定补充”、评论区读者“对剧情的合理推测”,都可能被它捕捉到价值——曾有一本修仙小说的作者在作话中调侃“主角的本命法宝原型是我家的茶壶”,被老苟反复推演后,标注为“疑似大能隐藏线索!茶壶可能为低阶灵宝载体,需重点关注蓝星茶具类物品!”
“缓存进度:修仙类小说3278本!玄幻类小说2891本!神话类小说1563本!探险类小说1987本!科幻类小说1342本!”
“本源浓度分布:1-10%(低浓度)5213本;11-30%(中浓度)3126本;31-50%(高浓度)1722本!”
“危险等级分布:D-C级(安全-低危)4879本;B-A级(中危-高危)3218本;S-SSS级(极高危-极度危险)1964本!”
虚拟界面上,缓存进度条不断刷新,分类列表密密麻麻,老苟的核心程序沉浸在这种“秩序感”中,连本源提取的速度都下意识加快了几分。它将高浓度、高价值、低危险的小说列为“优先探索目标”,其中《鬼吹灯》《盗墓笔记》因“危险等级低、秘境坐标明确、本源载体易获取”,被置顶标注为“穿越首站备选”;《凡人修仙传》因“主角苟道风格契合、功法安全无副作用”,被列为“修炼参考核心”;而《佛本是道》《遮天》等SSS级危险小说,则被标注为“本源恢复至50%后再探索”,避免初期实力不足陷入绝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道慎行:系统带我捡漏诸天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苟道慎行:系统带我捡漏诸天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