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龙潭犒赏·佛面藏杀机
汴梁风云诡谲,徽宗“驾崩”,太子赵桓监国根基未稳,九王赵佶勾结方腊的阴谋被石秀、方金芝撞破后,非但未收敛,反而与蛰伏的蔡京余孽迅速勾结,图谋趁此权力真空,彻底铲除徽宗一系的政治军事根基——而首当其冲的,便是与林冲关系紧密、在雄州之战中崭露头角的梁山势力!
这一日,梁山泊旌旗招展,水寨大门洞开。一支打着皇家旗号、由禁军精锐护卫的船队,在蔡京心腹管家(实为蔡京化身)的引领下,浩浩荡荡驶入水泊核心。船头,九王赵佶一身素净僧袍,手持白玉念珠,悲天悯人的微笑无懈可击,俨然超脱世外的得道高僧。
“圣公…不,九王殿下亲临梁山犒赏三军,实乃我梁山泊天大的荣耀!”宋江率众头领于金沙滩迎接,礼数周全,心中却警铃大作。吴用羽扇轻摇,眼神锐利如鹰,扫过赵佶身后那些看似恭敬、实则眼神闪烁的“蔡府家仆”。
“阿弥陀佛。”赵佶口宣佛号,声音温润,“宋义士及梁山众位豪杰,于雄州力挽狂澜,挫辽寇凶锋,护我大宋北疆安宁,功德无量!皇兄…虽龙驭宾天,然遗泽犹在,特命小王携内库珍品,犒赏三军,以彰忠勇!”他挥手示意,一箱箱绫罗绸缎、金银珠宝、美酒佳肴被抬上岸,珠光宝气晃得不少头目眼花缭乱。
犒军宴设在聚义厅。珍馐罗列,美酒飘香。赵佶端坐上首,谈吐风雅,论佛经、品书画,俨然一位温润如玉的贤王。他绝口不提徽宗“驾崩”疑云,更不提太子赵桓,只将功劳尽数归于梁山“忠义”,将犒赏渲染为“先帝遗泽”与“皇家恩典”。
酒过三巡,赵佶话锋一转,目光“无意”扫过脸色紧绷的林冲,叹息道:“林教头…哦,林头领,小王每每思及当年高俅那厮构陷忠良,致使教头家破人亡,流落江湖,便觉痛心疾首!此乃朝廷失察之过啊!”他语气沉痛,仿佛感同身受。
林冲握紧酒杯,指节发白,强压怒火:“往事…不必再提。”
“唉,教头豁达。”赵佶摇头,随即“推心置腹”道:“然则,小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听闻教头与太子殿下…相交甚密?”他声音不大,却如毒蛇吐信,瞬间让喧闹的宴席为之一静!
“太子殿下监国伊始,根基尚浅。朝中多有议论,言其…优柔寡断,恐非中兴之主。”赵佶目光扫过宋江、吴用等核心,“更有甚者,言其刻薄寡恩,对教头等梁山义士,不过利用尔!待江山稳固,难免…鸟尽弓藏啊!”他字字诛心,直指梁山众人最深的隐忧!
此言一出,聚义厅内暗流汹涌!
李逵拍案而起:“放屁!太子哥哥待俺们…”
宋江厉喝:“铁牛住口!”额头已见冷汗。
花荣、张清等面色变幻,眼神复杂地看向林冲。
部分原官军出身或新投头目交头接耳,显被触动。
林冲面沉似水,眼中怒火与冰寒交织,死死盯着赵佶,却因身份悬殊,无法发作。
赵佶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冷笑,继续加码:“小王虽不才,遁入空门,然不忍见忠良寒心,社稷倾颓!若众位豪杰愿弃暗投明,助小王拨乱反正,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他日功成,裂土封王,世代富贵,岂不远胜于寄人篱下,朝不保夕?”赤裸裸的招揽与离间!目标直指林冲与太子的纽带,更要分化梁山核心!
中阙:智珠暗藏·玉牒叩死门
厅内气氛压抑如暴风雨前夜。众好汉思想混乱,愤怒、犹疑、贪婪、恐惧交织。宋江手心全是汗,他深知一旦表态错误,梁山立时四分五裂!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沉默的吴用,忽然轻摇羽扇,呵呵一笑,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寂:
“殿下悲天悯人,心怀社稷,更对我梁山恩重如山,实乃苍生之福!”他先捧了一句,随即话锋如羚羊挂角,不着痕迹地一转:
“只是…殿下方才提及‘先帝遗泽’,倒让贫道想起一桩旧事奇闻,与殿下或有关联,不知当问不当问?”
赵佶心中微凛,面上依旧温和:“哦?军师但说无妨。”
吴用捋须,目光似有深意地在赵佶那张酷似徽宗的俊美脸庞上流转,缓缓道:“贫道早年云游,曾于东京大相国寺挂单,偶闻一桩前朝宫闱秘辛,言之凿凿,却令人匪夷所思。”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言道当年刘贵妃诞下龙子,官家大喜,赐名‘佶’,取‘吉人天相’之意。然此子未及满月,竟于深宫之中…离奇夭亡!”
“嘶——” 厅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声!林冲眼神骤凝,宋江也惊疑不定。赵佶手中念珠一滞,脸上悲悯的笑容第一次出现了一丝僵硬!
吴用恍若未觉,继续娓娓道来,如同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
“更奇者在于,夭折皇子之名‘佶’,竟与官家御讳同字!此乃大不韪!宫中讳莫如深,相关人等或死或黜,记录尽毁。然…” 吴用目光如电,直视赵佶骤然收缩的瞳孔,声音陡然转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林冲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林冲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