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的嘴比贴了封条还严实 —— 任凭苏禾旁敲侧击绕着圈子问,从 “最近有没有见人换稀罕东西” 到 “听说有人能搞到紧俏货”,半点儿黑市的口风都不肯漏。
可苏禾也不是轻易打退堂鼓的性子,这点小挫折反倒让她更拧了:打听不到门路,那就自己找!
干脆琢磨起请假的事儿 —— 要想摸清黑市的影子,总不能天天困在学校里。
敲开班主任办公室的门时,眼眶悄悄红了,脸上那股焦急劲儿不像是装的,连声音都带着点发颤:“老师,我家里老人突然病倒了,身边没人照应……
能不能让我每天上午或者下午请半天假?就半天,我保证事儿一办完就回学校上课。”
班主任是个心软的中年女老师,放下红笔就抬头打量她,语气里满是关切:“病得重不重?要不要帮忙?”
苏禾赶紧摇头,指尖轻轻绞着校服下摆 —— 她心里有点发虚,可一想到黑市和系统里的元宝,这点歉疚又被压了下去。
“那你路上可得小心,办完事儿早点回学校。” 老师又叮嘱了两句,其实心里也是放心 —— 苏禾插班过来后,上课坐得笔直,笔记记得认真,看着就是个懂事的姑娘,不像是会撒谎逃课的。
苏禾低着头,小声应道:“谢谢老师,我会的。”
之后连着几天,苏禾每天一请完假就往供销社和百货大楼跑。
那地方是城里最热闹的采购点,来往的人多,能搞到紧俏货的主儿,多半藏在里头。
找了个角落,百货大楼门口那棵老槐树下,既能看见进出的人,又不容易被注意到。
不着急上前搭话,就坐在树底下的石墩上,假装看书,眼睛偷偷留意着来往的人。
蹲了两三天,苏禾还真看出点门道来 —— 有那么些人,跟逛集市的普通顾客不一样,一进供销社就直奔柜台,抓起肥皂、布料或者粮票,付了钱就走,脚步快得很,眼神还时不时往身后瞟,透着股心照不宣的警惕。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格外显眼。
他总背着个洗得发白的蓝布包,边角都磨出毛了,看着不起眼,可每次从百货大楼出来,那包都沉甸甸的,像是装了不少东西。
更厅怪的是,他从不跟人闲聊,买东西的时候也不砍价,拿了就走。
这天,男人又背着布包进了百货大楼。
苏禾跟在他身后,隔着两三个人的距离,借着来往的行人挡着,眼睛死死盯着那抹蓝布包的影子。
男人像是个老手,走几步就会故意停下,假装整理衣领,实则回头张望 —— 苏禾赶紧低下头,假装看路边,等他走远了再跟上,倒也没被发现。
穿过两条热闹街巷,男人忽然拐进一条僻静的胡同
。那胡同窄窄的,两边都是灰墙,没什么人来往。
苏禾心里一动,加快脚步跟到巷口,就看见男人推开一扇斑驳的木门,闪身走了进去,门 “吱呀” 一声又关上了。
她站在巷口,远远望着那扇门,心里总算踏实了 —— 看来这就是黑市的入口了。
侧耳听了听,门里隐约传来低低的说话声:“下午老地方见啊”
“那东西给我留着,巷子底碰头”
“价钱得按上次‘换物’的规矩来,不能少”……
那些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被人听见,飘进了苏禾耳朵里。
她深吸一口气,手心里有点出汗 —— 这地方比她想象中更隐蔽,也更紧张。
空气中好像飘着无形的规矩:少说话,多观察,动作快。
她没敢进去,只是沿着墙根慢慢走了一圈,记着周围的标记 —— 比如巷口那棵歪脖子榆树,还有木门旁边的破水缸,又留意了进出的人都是怎么打招呼的,才悄悄离开。
这次来是踩点的,等摸清楚规矩,再真正来交易。
周天清晨,天还没亮透,街上只有零星几个赶早市的人,寒气刮在脸上跟小刀子似的。
苏禾没回学校,也没去军区大院,而是特意换了身行头 —— 穿了件旧棉袄,那棉袄又宽又大,套在她身上晃悠悠的,袖口还打了两个补丁;头上裹着条洗得发白的头巾,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连手上都抹了点炉灰,看着粗粗糙糙的,像个常年干农活的姑娘。
这样打扮,混在早起的人群里,一点都不惹眼。
熟门熟路地拐进那条胡同,推开那扇木门时,门口守着个穿黑袄的老头,苏禾悄悄递了两毛钱进门费 —— 这是她上次踩点看别人交的,记在了心里。
进了门,里面是个不大的院子,靠墙蹲了不少人,手里都攥着布包或者竹篮。
苏禾找了个背风的墙角站定,才从怀里摸出个粗布袋子 —— 其实是从系统仓库里取出来的,里面装着十斤精白面粉,不多不少,刚好够试探:带多了怕惹麻烦,带少了又换不到多少元宝。
刚把袋口掀开一条缝,露出里面雪白的面粉,就有个身影凑了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七五:真千金她只想搞钱暴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七五:真千金她只想搞钱暴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