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二号王营长和李连长家,吕辰都一一走到。面对爽朗的王营长、沉稳的李连长,吕辰特意道:“王叔、李叔,到时候怕是要麻烦您二位搭把手,搬搬桌椅,劈点柴火。” 王营长大手一挥:“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柱子的手艺,我可馋着呢!” 李连长也笑着点头:“应该的。”
吕辰又道:“王叔、李叔,乡亲们一路送我回来,我想给乡亲们送点回礼,但是他们明早一早就要回去,我没时间去准备,我听说你们单位正在修长安街,不知道能不能帮我买一些劳保用品,乡亲们也好拿着下地干活。”
王营长说:“这个不难,我现在就去后勤给你调配,支持农村建设,是应该的,不过钱不能少,你要多少?我给你拿来。”
吕辰大喜,掏出10块钱:“就按这个数给。”王营长接过,“等着,我去给你弄。”说完风风火火的就去了。
吕辰和李连长坐着聊天喝茶,王营长和李连长在一个城市建设施工单位工作,当前正在参与长安街的改扩建工程,白天都在家睡觉,晚上才能去工作几个小时。
半个小时不到,就拿回来一个大麻袋,“都在这里了,8个围裙、25对袖套、4双解放鞋、12双帆布手套”。吕辰有点惊讶,10块钱能买这么多?不过也没追问,谢过之后就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带着雨水和三水叔、张上泉等白杨村乡亲一起去胡同口吃早饭,吕辰跟着吴家婶子到了供销社,买了药品装在一个箱子里,又买了两条大前门,两个水壶,四块香皂、四块毛巾,称了一斤烟丝。
回到家,何雨柱已经上班去了,吕辰将白杨村众人送到德胜门,给了三水叔和张上泉一人一条大前门和一个水壶,又给了同村兄长一人送了一个毛巾和香皂。对三水叔说道:“三水叔,我给乡亲们准备了一些常备药品和一些劳保用品,请你回去后交给根叔处理。另外,我给根叔买了一斤烟丝,请你帮我带给他。”
又买了一袋大饼,留给他们在路上吃。
眼看时间还早,吕辰回家拿了三个小框,分别用报纸包了两斤肥肉、两斤大米、两斤玉米。带着雨水去了交道口军管会,邀请王主任和孙大叔,又去西四军管会请了刘干事。王主任公务繁忙,不能参加,但收下了吕辰备好的礼物,“小辰,王姨算是看出来了,你孙叔说你猴精还真没说错,你这礼王姨收了,以后有什么事情就来找我。” 张大叔和刘干事也因工作未能赴宴,但都收下了礼物。
转眼到了周六,秋日的阳光带着暖意,洒在宝产胡同甲五号焕然一新的小院。吕辰兄妹三人脸上洋溢着忙碌而喜悦的光彩。
宴席定在中午。天刚蒙蒙亮,小院就热闹起来。
王营长和李连长果然如约而至,还带来了两个婶子帮忙。“柱子,家伙事儿在哪儿?力气活交给我们!”
何雨柱道:“麻烦两位婶子帮忙摘菜了,还要再搬两个炉子生上,得还三套桌椅”。
两位婶子帮忙摘菜,王营长去拎了两个炉子回来,李连长挽起袖子就直奔后院柴房,抡起斧头劈柴,那“哐哐”声充满了力量感。
王营长又带着何雨柱,去邻居家搬来三个沉重的八仙桌、方凳:东厢廊下、西厢窗前、石榴树下各一张。
吴二婶也早早过来,没进厨房,直奔吕辰:“小辰,孩子交给我!你婶子她们在厨房忙,我带孩子们玩。” 她拿出几个沙包和翻花绳,很快就把陆续到来的吴家、张家、赵家的小娃娃们拢在了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厨房里是何雨柱的主场。他系着个蓝布围裙,眼神专注,动作麻利,很有点大厨的派头。灶膛里柴火噼啪作响,两口大铁锅热气蒸腾。焯水去腥的大块猪肉、码放整齐等待爆炒的蔬菜、已经熬上浓汤的大骨……各种食材的香气交织弥漫。
吕辰也忙着协调物资、查看进度、招呼早到的客人。
将近中午,小院已是人声鼎沸。吴老太爷在吴奶奶搀扶下走进来,看着收拾得利落喜庆的小院,连连点头:“好,好啊,有生气!” 赵老师带着书卷气,与张科长低声交谈着时事。赵二叔和吴二叔参观着院子,聊着部队和铁路上的新鲜事。女眷们则围在西厢窗前和石榴树下,逗弄孩子,分享着家长里短。
周师傅也来了,乐呵呵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对修复好的影壁和引水槽赞不绝口。
正堂的伟人画像下,八仙桌上凉菜已经上齐:蒜泥白肉、红油耳丝、糖拌西红柿、翠拍黄瓜、炸花生米,其他三桌也陆续摆上了凉菜。
吕辰看到客人已到齐,走到庭院中央,大声说道:“吴老太爷、赵奶奶、张奶奶、吴奶奶、各位叔叔伯伯、婶子阿姨、小朋友们!” 众人都安静下来,目光聚集在他身上。
“今天,我们兄妹三人,能把街坊邻居请到我们这个小窝,分享老家秋收的一点喜悦,是我们最大的福气!”他指着大门左上角熠熠生辉的‘光荣烈属’牌,“大家知道,我们是烈士的后代,政府照顾,让我们有幸在宝产胡同安家。从挂上这块牌子那天起,大家就开始照顾我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