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平台持续下降,穿透了一层又一层厚重的岩层和永冻冰。每通过一道强化闸门,外界属于人类科技的喧嚣和工业感就减弱一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愈发深沉、古老、令人不自觉屏息的寂静。
最终,平台缓缓停稳。厚重的舱门滑开,一股混合着极地寒意、臭氧以及某种难以形容的、像是金属又像是能量电离后的奇特气息扑面而来。
冰梦凝躺在移动医疗平台上,被缓缓推出。尽管身体虚弱,精神因药物而混沌,但眼前的景象仍让她残余的意识受到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她仿佛置身于一个被冰封的神只国度。
这是一个巨大到无法估量的地下空腔,人类建造的“普罗米修斯”站核心区只是其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同依附在巨人脚边的微小火柴盒。空腔的穹顶高悬在数百米之上,被巨大的冰层和黑色岩壁覆盖,无数自发光的幽蓝色晶簇生长其上,投下冷冽而神秘的光辉,代替了人造照明。
而空腔的中心,便是那座超古代文明的遗迹。
它并非建筑,更像是一颗……巨大无比的、嵌在地核深处的心脏。
其主要结构是一种人类从未见过的幽蓝色晶体,质地似玉非玉,似金属非金属,光滑如镜,却又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度。它并非规则的几何形状,更像某种有机体的化石,或是某种强大能量瞬间爆发后又急速冷却凝固而成的造物,带着一种狂野而原始的磅礴气势,却又处处透着精妙绝伦、远超人类想象极限的构造感。
这晶体“心脏”大部分仍深埋在更下方的岩层和冰层之中,暴露出来的部分已然庞大如山岳,其表面并非光滑一片。
上面覆盖着无数繁复到令人目眩神迷的纹路和符号。
这些纹路绝非任何已知文明的雕刻或绘画。它们更像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脉络,或是在晶体形成之初就被某种更高的法则烙印其中。线条时而流畅如星河盘旋,时而尖锐如量子裂痕,彼此交织、嵌套、循环,构成了一种动态的、活着的图谱。
它们正在呼吸。
是的,呼吸。那些纹路中的幽蓝光芒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在缓慢地、有节奏地明灭、流动。光芒沿着特定的路径蜿蜒前行,速度时快时慢,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宇宙级的秘密,或是进行着永不停歇的演算。凝视稍久,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头晕目眩、意识要被吸进去的错觉。
遗迹的周围,空间是微微扭曲的。光线经过那里会发生不易察觉的偏折,人类的肉眼看去,会觉得那晶体边缘有些模糊、颤动,仿佛它并不完全存在于这个维度。
一种低沉至极的嗡鸣声充斥着整个空间。它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作用于人的骨骼、神经,甚至更深层的意识。这声音极富韵律,时而如大地脉搏般沉稳,时而又会突然插入一段尖锐、急促、完全不和谐的频率,像是某种出错的警报,或是……某种无法理解的通讯尝试。
人类最顶尖的科学家聚集于此,动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量子扫描、中微子透射、引力波探测、多维空间建模……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如同用竹篮打水。
探测波束无法穿透晶体表面哪怕一微米,反而有时会被其吸收、扭曲,甚至以某种增强后的、无法理解的形式反射回来,烧毁精密的仪器。那些流动的光纹,其规律无法破解,其能量来源无法探知,仿佛是建立在另一套完全不同的物理规则之上。
它就在那里,沉寂了二十二亿年,冰冷,傲慢,对环绕其忙碌的、如同蝼蚁般的人类科技造物漠不关心。它散发出的能量场稳定而强大,却无人能驾驭,甚至无法准确测量其性质,只能模糊地感知到它与地球深处的地幔活动、乃至某种来自宇宙深空的背景辐射存在着神秘共鸣。
冰梦凝被推向遗迹基座附近的一个高度隔离的实验平台。越靠近那块巨大的幽蓝晶体,空气中的能量感就越发浓稠,皮肤能感受到细微的、类似静电的麻刺感。那低沉的嗡鸣声也变得更具穿透力,震得她本就脆弱的身体微微颤抖。
她看到科学家们在那如同神迹般的造物脚下,显得无比渺小和焦虑。他们搭建起的各种实验设备、粗大的能量导管、密密麻麻的传感器,与那古老、完美、自成一体的遗迹本身形成了可笑而悲凉的对比。
仿佛一群刚学会生火的原始人,试图去理解并启动一艘停泊在面前的恒星际战舰。
而她,冰梦凝,这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绝症患者,就是他们手中那根唯一可能、却又危险万分的“火柴”。
她躺着的实验舱被精密机械臂移动,最终与几根从遗迹基座延伸出来的、同样由那种幽蓝晶体构成(或是被其同化)的天然凸起物对接。导管连接上去的瞬间,冰梦凝感到一种冰冷的触感从接口处蔓延开来,仿佛那遗迹……是活着的。
Ginny的几何光簇在主控台上疯狂流转,冰冷的电子音回荡在空旷而古老的地下空间:
“连接建立成功。开始注入共鸣介质。启动能量引导程序。”
实验,就在这座沉默注视了二十二亿年时光流逝的超古遗迹前,在这人类科技与未知神力交织的诡异舞台上,开始了。幽蓝的光纹仿佛因新的刺激而流动得稍快了一些,那低沉的嗡鸣声,似乎也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好奇?或是……苏醒前的躁动?
喜欢彼岸花开,万古女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彼岸花开,万古女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