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如同细腻的金粉,洒落在新华镇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清香,混合着泥土和晨露的气息,勾勒出一幅安宁祥和的乡村小镇画卷。
廉贞行走在逐渐苏醒的街道上,她那身即使在凡间也难掩华光的鎏金镶边短打,在阳光下流转着不凡的光彩。自昨日信步踏入这座小镇以来,她所见的一些小小不便,于她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镇西头那座年久失修、断了桥板的石桥,她随手以星辰之力凝聚了一道坚固的石梁,光华内敛,却稳如磐石;巷口那棵被雷火燎过、半死不活的老槐树,她渡过去一丝微不可查的仙泽,那枯黄的枝叶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泛起绿意,焕发生机。
这些在她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这朴实的镇民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她走在路上,不时有挎着菜篮的大娘硬塞给她还带着体温的葱油饼,有挑着担子的果农将最新鲜的梨子桃子放进她怀里,更有那些不怕生的孩童,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跟在她身后,脆生生地喊着“仙人姐姐”、“仙女下凡啦”。
这种过于直白和热烈的感激,让习惯了天界清冷和秩序井然的廉贞,感到些许无所适从。她嚼着一位老奶奶塞给她的、甜得有些发腻的糖糕,指尖那指引方向的星辰纹路随着她的心绪微微闪烁,明暗不定。
“文曲哥若是在此,定又要板起脸,念叨我行事‘太过招摇’,不懂收敛了。”她心下暗自嘀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抱怨。然而,让她更在意的是,文曲星兄长那独特的、清正温和的转世气息,在这座小镇上确实变得清晰了不少,不再像之前那般飘渺难寻。可这气息依旧像是隔着一层薄纱,笼罩在镇子的某个方位,无法精准地锁定具体的地点或人物,这让她不免有些焦躁。
她正一边思索,一边沿着石板路漫无目的地前行,试图捕捉那气息更明确的源头,身后却突然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
“仙人姑娘!请留步!”
一个穿着藏蓝色绸缎长衫、头戴瓜皮小帽、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快步追了上来,微微喘着气,脸上带着恭敬而热情的笑容。他手中捧着一个看起来颇为精致的紫檀木盒,走到廉贞面前,躬身行礼。
“小人乃是本镇王老爷府上的管家,姓李。”李管家语气谦卑,“我家老爷听闻姑娘孤身一人途经本镇,且慈悲心肠,为我等小民修补桥路,恩泽草木,心中感佩不已。老爷说,姑娘乃世外高人,风餐露宿未免辛苦,特命小人前来,恳请姑娘移步府中暂住,也好让我等略尽地主之谊,以表感激之情。”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手中的木盒。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一套质地柔软、做工细致的月白色细布衣裙,旁边还放着几锭雪花白银,在晨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
“姑娘请放心,”李管家见廉贞目光扫过银两,连忙补充道,“我家老爷是镇上有名的善人,乐善好施,绝无半点恶意。只是纯粹感念姑娘善行,想为姑娘提供一处舒适的落脚之地罢了。”
廉贞微微挑眉,没有立刻回应。她悄然分出一缕细微的星辰之力,如同无形的触须,轻轻探向眼前的李管家。反馈回来的气息平和而寻常,是再普通不过的凡人气韵,没有丝毫恶意、邪念或者被妖物操控的痕迹,只有真诚的感激和小心翼翼的期待。
她本意不愿与凡人有过多牵扯,更不习惯寄人篱下。但转念一想:文曲兄长转世的气息就在这镇上盘桓,这王老爷既然是本地乡绅,人脉消息必然灵通,或许能从他那里探听到一些关于近期镇上有无奇异之事、或者特殊人物的线索。借住王府,倒也不失为一个暗中调查的便利之法。
“也罢。”廉贞收起探查的星力,神色淡然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便叨扰几日。”
李管家闻言,脸上顿时笑开了花,连声道:“不叨扰,不叨扰!仙人姑娘肯赏光,是敝府的荣幸!请随小人来。”
跟着李管家,廉贞穿过几条热闹的街巷,来到镇子东头一处颇为气派的宅邸前。朱漆大门,铜环闪亮,门楣上悬挂着“积善之家”的匾额。踏入王府,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宽敞洁净的庭院。庭院中匠心独运地开辟了大片的花圃,里面种满了各色牡丹,时值花期,碗口大的花朵竞相绽放,姹紫嫣红,雍容华贵,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
然而,与这繁花似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庭院乃至整个府邸的一种异样的“安静”。往来走动的仆役丫鬟不多,且个个步履轻缓,低眉顺目,彼此间少有交谈,使得这座本该充满生活气息的宅院,透出一种近乎沉闷的静谧。
早已得到通报的王老爷,此刻正站在正屋的台阶下等候。他看起来约莫四十出头年纪,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青布长衫,身形清瘦,面容温和儒雅,眼神中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沉静,但也隐约藏着一丝难以化开的愁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轮渡奇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轮渡奇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