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辈子追名逐利,以为富贵才是最重要的,可到头来,却差点因为富贵,毁了女儿的幸福,辜负了当年的恩情。
史孝廉重重地叹了口气,这口气里满是疲惫,却也带着释然。他挥了挥手,让家丁们退下:“都散了吧。”
家丁们面面相觑,却还是放下木棍,退到了一边。
史孝廉走到连城面前,伸出手,想要触碰她的脸,却又停在了半空中。他看着这张陌生的脸,眼里却渐渐浮现出熟悉的温柔——这是他的女儿,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子,都是他的女儿。
“委屈你了,我的儿。”史孝廉的声音哽咽着,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连城再也忍不住,扑进他的怀里,放声大哭:“爹!”
这一声“爹”,喊得史孝廉心都碎了。他紧紧抱着女儿,拍着她的背,像小时候那样哄着:“不哭不哭,爹在,爹再也不逼你了。”
乔生站在一旁,看着相拥而泣的父女,眼眶也红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霍恒站在不远处,啃着最后一块桂花糕,笑得露出了两颗尖尖的虎牙。他悄悄抬起手,指尖泛起淡淡的红光,对着史府花园里的牡丹轻轻一点——那些半开的牡丹花苞瞬间绽放,花瓣层层叠叠,艳得像火,香得醉人,像是在为这迟来的圆满庆贺。
“史大人,您同意连城姐姐和乔生叔叔的婚事了吗?”霍恒凑上前,小心翼翼地问。
史孝廉放开连城,擦了擦眼泪,看向乔生,眼神里满是复杂,有愧疚,有感激,还有一丝长辈对晚辈的期许:“乔生,以前是我不对,太看重富贵,委屈了你和连城。你为连城割肉的恩情,我记在心里;你父亲当年的救命之恩,我也没忘。”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罢了罢了,是我以前太糊涂。只要你好好待连城,一辈子对她好,我便认了这门亲事。以后好好读书,考个功名,别让我女儿受委屈。”
乔生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史孝廉重重磕头:“多谢史大人!多谢史大人!乔生必定一生一世对连城好,绝不让她受半点委屈!我一定会好好读书,考中功名,不辜负您的期望!”
连城也跟着跪下,对着史孝廉磕头:“谢谢爹!”
史孝廉赶紧扶起他们,笑着抹了抹眼泪:“起来吧,起来吧。都怪爹,差点错过了这么好的女婿。”
霍恒在一旁拍手叫好,笑得嘴角的梨涡都陷了进去:“太好了!连城姐姐,乔生叔叔,你们可以成亲啦!”
接下来的几日,史府彻底变了模样。往日里沉闷的氛围一扫而空,仆役们忙着打扫庭院,丫鬟们哼着小曲晾晒红绸,连史孝廉都亲自指挥着布置新房,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乔生则搬进了史府的西厢,一边陪着连城,一边苦读诗书,夜里挑灯夜读时,连城总会给他端来一碗温热的莲子羹,眼神里满是温柔。
霍恒也没闲着,每天都跑到史府来“监工”。一会儿指着红灯笼说“挂歪了”,一会儿对着喜字说“贴反了”,其实是想趁机蹭点好吃的。史府的丫鬟们都喜欢这个白白净净的小公子,总会偷偷给他塞些桂花糕、糖酥饼,把他的小肚子填得鼓鼓的。
他还偷偷准备了一份礼物——一对同心结。这是他用仙力加持过的,红色的丝线里裹着淡淡的金光,只要戴在身上,就能保佑夫妻和睦,平安顺遂。他把同心结藏在怀里,每天都摸好几次,盼着婚礼快点到来。
婚礼定在三月十六,正是桃花盛开的日子。史府张灯结彩,红绸挂满了整个庭院,门口的玉兰树上也系满了红丝带,远远望去,像一片红色的海洋。滕州城的百姓都来围观,挤得水泄不通,连知府大人都送来了贺礼,称赞史孝廉“慧眼识珠”。
霍恒穿着一身崭新的青白明制汉服,头发梳得格外整齐,三七分的刘海发根内扣,发尾的翘边俏皮可爱,头顶的头发蓬松饱满,后脑勺的马尾发髻用银色的虎口夹固定着,末端的小发髻上还系了根红丝带,衬得他白得像暖玉的皮肤,在人群里格外显眼。
他穿梭在宾客之间,一会儿给乔生递个红包(其实是史夫人塞给他的),一会儿帮连城整理裙摆,忙得不亦乐乎。看着乔生穿着大红喜服,牵着同样穿着喜服的连城,一步步走上堂前,对着天地、对着史孝廉磕头,霍恒的眼睛都看直了,心里甜甜的——这就是凡间的婚礼,真好。
拜堂结束后,宴席开了。几十张桌子摆满了史府的庭院,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看得霍恒眼花缭乱。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拿起筷子,就看到史孝廉端着酒杯,挨个给宾客敬酒,脸上满是喜气。
“哇,喝酒哎!”霍恒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在仙山时,见过爹爹喝仙露,却从没喝过凡间的酒,心里好奇极了。他偷偷瞄了一眼旁边的酒杯,晶莹剔透的白酒在杯子里晃荡,还带着淡淡的香气,看起来很好喝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轮渡奇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轮渡奇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