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纪年的第一个春天,防风墙外的锁沙藤抽出了新芽,淡绿的藤蔓顺着能源桩的能量网蔓延,在沙海边缘织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毯。林野蹲在试验田边,指尖拂过刚冒尖的玉米幼苗——经过土壤改良的沙地里,幼苗长势喜人,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秦伯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农事手册,上面记录着这半年来的种植数据:“按照这个速度,明年春天,我们就能把种植区再往沙海推进五公里。”
林野点点头,起身看向远处的定居点——曾经的临时帐篷早已被坚固的木屋取代,木屋之间的道路上铺着平整的石板,是石木部落的族人用砂岩打磨而成;溪边建起了四座陶制水塔,溪谷部落的妇人每天清晨都会去打水,再通过竹管输送到每家每户;同心树下,“传承课堂”的钟声准时响起,孩子们背着用兽皮缝制的书包,蹦蹦跳跳地奔向课堂,书包上绣着的“方舟”图案,在朝阳下格外醒目。
“林哥!风启族长让你去一趟‘议事厅’!”阿雅的声音从石板路尽头传来,她如今已经是“传承课堂”的小老师,负责教孩子们认识草药和绘制地图。她跑过来时,手里还拿着一张刚画好的图纸:“这是我们新画的‘新家园全景图’,你看,防风墙又往外扩了一块!”
林野接过图纸,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种植区、居住区、畜牧区和知识库的位置,防风墙外的锁沙藤被画成一片淡紫色,像给新家园镶上了一道花边。他跟着阿雅走向议事厅——议事厅是用“方舟”拆下来的金属支架和本地木材搭建的,屋顶覆盖着溪谷部落烧制的陶瓦,既坚固又温暖。
议事厅里,风启、老树根、石夯、秦伯和赵虎已经围坐在木桌旁,桌上放着一张新的地图,标注着沙海边缘的三个小型流浪者营地。“斥候传回消息,这三个营地都面临着沙暴威胁,”风启指着地图上的红点,“最大的营地有五十多人,最小的只有十几人,他们都在等着我们的消息。”
“我们得尽快组织救援队,”林野坚定地说,“现在防风墙的防御已经稳定,能源桩的能量也足够支撑新的锁沙藤种植,我们可以带着种子和工具,帮助他们迁移到新家园,或者在他们的营地附近建立小型防风站。”
赵虎主动请缨:“我带队去吧,我熟悉沙海边缘的路线,而且以前在城卫队时,和其中一个营地的首领打过交道,他会相信我。”
老树根从怀里掏出“新土纪年”,在册子上记录下计划:“新土二年春,拟援助沙海边缘三流浪者营地,携种子、工具及防风技术,践行‘互助共生’之约。”写完后,他抬起头,看着众人:“我们新家园能有今天,靠的是所有人的互相帮助。现在,该我们把这份帮助传递下去了。”
救援队出发那天,定居点的人都来送行。阿雅给每个队员递上一包她亲手制作的“能量饼”,里面混合了小麦粉、野果干和坚果;溪谷部落的妇人准备了装满草药的布包,用于治疗外伤;石木部落的族人则打造了十把锋利的石斧,方便在途中开辟道路。林野将那块象征同盟的金属牌和木牌交给赵虎:“带着它们,让营地的人知道,新家园永远欢迎他们。”
救援队离开后,林野开始着手扩建知识库——他和机械师们将“方舟”上剩余的设备拆下来,改装成新的投影装置,能更清晰地展示前文明的技术图纸;还在知识库旁边建了一座“成果馆”,里面陈列着新家园制作的第一把石斧、第一只陶罐、第一块麦饼,还有孩子们画的“新家园未来图”。
这天下午,林野正在成果馆整理展品,阿雅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一片特殊的叶子:“林哥!青丘部落的猎手在森林深处发现了一片‘不死草’,风启族长说,这种草能在沙地里生长,还能净化土壤,比锁沙藤的效果还好!”
林野立刻跟着阿雅去森林深处——在一片向阳的山坡上,果然生长着一片翠绿的草本植物,叶片呈针状,根系发达,牢牢地扎在土壤里。风启蹲在草丛旁,手里拿着一株不死草:“祖先的记载里提到过这种草,说它是‘大地的守护者’。现在看来,它真的能帮我们更快地改造沙海。”
接下来的一个月,新家园的人都在忙着培育不死草——青丘部落的族人负责采集种子,溪谷部落的妇人负责制作育苗床,流浪者们则负责将培育好的幼苗移栽到防风墙外的沙地里。在能源桩的能量加持下,不死草生长迅速,很快就和锁沙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更坚固的绿色屏障。
救援队回来的那天,定居点像过节一样热闹——赵虎不仅带回了三个营地的所有流浪者,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其中一个营地的首领掌握着“地下水探测术”,能在沙地里找到隐藏的水源。“我们可以在沙海边缘打几口井,”赵虎兴奋地说,“这样以后再援助其他营地,就不用担心缺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机械师到文明火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