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从实用角度补充:“技术风险也不容忽视。选择目标天体是关键。我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扫描和评估,寻找那些地质结构稳定、内部能量充沛,但又确实缺乏复杂生命迹象的‘候选者’。这需要时间,而且不能保证绝对准确。万一…万一我们选择的目标深处,隐藏着某种我们尚未能探测到的原始生命形态呢?”
这时,启明那空灵的声音响起,将讨论引向了哲学高度:“我们为何总是执着于‘建造’和‘拥有’?堡垒、家园、基地…这些概念,是否源于我们旧纪元碳基生物对实体存在的依赖和恐惧?我们如今已是规则层面的存在,我们的‘家’,难道不应该是整个宇宙的规则之海吗?追求一个固化的堡垒,是否意味着我们内心深处,仍未摆脱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仍未真正接纳与宇宙融为一体的‘自由’?也许,应对威胁的方式,不是建造更高的墙,而是提升我们自身‘融入’和‘顺应’规则的能力,让敌人无从下手,甚至…化敌为友?”
会议持续了很长时间,各种观点激烈碰撞,没有简单的对错,每一种声音都代表着联盟内部一种重要的思考和价值取向。山岳静静地聆听着,感受着这份思想碰撞的活力与沉重。
最终,他意识到,无法立刻达成共识,也不能用领袖权威强行压下分歧。他需要找到一个既能应对紧迫威胁,又能最大限度尊重不同理念、留有回旋余地的方案。
“大家的意见我都听到了,每一种担忧都有其深刻的道理。”山岳的意识波动沉稳地传遍整个网络,“此刻,我们面临两个紧迫问题:一是‘暗尘之海’的直接威胁,二是我们自身长期生存与发展路径的选择。”
他做出了一个分阶段的决策:
“第一阶段,应对迫在眉睫的威胁。”他的目光锐利起来,“林凡,晶语者,我要求你们立刻开始,基于‘星核共鸣’原理,研发一种小规模的、应急性的技术应用。目标不是建造庞大的星际堡垒,而是尝试能否快速构建一些局部的、可移动的‘规则屏障’或‘能量陷阱’,用于增强我们现有锚点的防御能力,以及在必要时对‘暗尘之海’的扩张行为进行战术层面的干扰和阻滞。这项研究,优先级最高,因为它关乎我们当下的生存。但在技术应用上,必须遵循‘最小化干预’和‘可逆性’原则,尽可能避免对宇宙环境造成永久性改变。”
“第二阶段,深入探索与评估。”他看向徐婉和陈雪,“徐婉,你负责加大对能量生命群落的引导和观察,深入了解一个文明自然成长的规律与价值。陈雪,你扩大探测范围,动用一切手段,对周边星域进行地毯式扫描,重点寻找符合‘低生命迹象、高资源稳定性’条件的候选天体,并对其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生命迹象探测,务必做到尽最大可能排除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同时,继续严密监控‘暗尘之海’的一切动向。这个阶段,是为未来的重大决策积累信息和夯实基础。”
“第三阶段,持续的内部思辨与道路探索。”他最后看向所有人,特别是启明,“我鼓励所有成员,继续深入思考我们文明的终极方向。启明提出的‘融合之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其可行性与具体实践方式。我们不必急于定论,但必须保持思想的开放与活力。”
这个方案,既务实又富有弹性,既关注眼前危机,又着眼长远未来,并且尊重了内部的多样性。它得到了大多数成员的认可。联盟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有的专注于应急技术的攻坚,有的致力于宇宙生命的探索,有的则沉浸在哲学的思辨中。
然而,宇宙的进程从不因某个文明的内部讨论而放缓。就在林凡和晶语者刚刚在“星核共鸣”的小规模应用上取得初步突破,设计出几种理论上可行的战术级规则防御模块时,陈雪的监测网络传来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暗尘之海”的规则晶体,突然停止了内部结构调整,其核心散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凝聚的冰冷光辉。紧接着,一道不再是扫描或标记,而是蕴含着明确、简洁信息的规则波动,如同冰冷的箭矢,精准地射向了“守望者要塞”!
信息的内容被瞬间解析出来,只有短短一句,却让所有感知到的意识都为之一震:
“秩序,不容玷污。干扰者,终将净化。”
与此同时,监测显示,那些被其控制的“硅基蜉蝣”节点网络,开始同步释放出一种低强度的、但覆盖范围极广的规则干扰场,这种干扰场并不具有直接破坏力,却像一种…“粘稠”的时空淤泥,开始显着减缓周边星域的能量和信息传递速度!
它开始了它的“净化”行动,第一步,竟然是…封锁和信息压制!
冲突,从潜在的威胁,变成了正在发生的现实。联盟的抉择,必须加快步伐了。
喜欢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