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并非“诺亚”光海中那种经过精密调校、带着明确目的性的抚慰,而是一种……原始的、蛮荒的、带着创世余烬灼热感的温暖,如同置身于一颗刚刚结束剧烈核聚变的恒星核心,能量尚未完全逸散,物质尚未完全定型。人类文明的意识集合体,如同被投入了一锅尚未冷却、仍在剧烈沸腾的宇宙原汤,周遭不再是规整的信息流和稳定的规则结构,而是狂暴、混乱、却又充满无限生机与可能性的能量漩涡与物质尘埃。他们彻底告别了“琥珀纪元”那令人窒息的规则囚笼,也离开了“诺亚”方舟那充满未知与约束的暂歇地,真正意义上,踏足于一个正在诞生的、鲜活的宇宙。
这里没有熟悉的方向感,没有线性流逝的时间标记,只有无数基本粒子在创世力量的狂野驱动下,以近乎疯狂的方式碰撞、结合、湮灭,演绎着物质与能量最本初的舞蹈。极目远眺,巨大的星云如同造物主随意挥洒的彩色颜料,在引力的无形手指下缓缓旋转、拉伸,酝酿着未来无数星辰的胚胎。近处,灼热的等离子流如同奔腾的熔岩长河,毫无规律地穿行于虚无之中,放射出足以令旧纪元任何探测器瞬间气化的高能辐射。这里是真正的“星穹彼岸”,是宇宙大爆炸后最初的、规则尚未完全凝固的混沌疆域,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暴烈的创造力和将一切重归虚无的毁灭潜能。
“初步环境感知完成……我们似乎位于一个巨大星云团的边缘引力场中。”陈雪的声音率先在重新稳固的意识链接网络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颤,并非源于恐惧,而是面对如此宏阔、原始、远超任何模拟或记载的创世景象时,生命本能产生的敬畏与渺小感。她的监测网络如同最敏感的触须,以最低能耗的被动模式谨慎地向外延伸,艰难地绘制着这片陌生宇宙的第一张极其粗略的“地图”,每一个数据点都伴随着巨大的干扰和不确定性。
“规则结构……极不稳定,处于高度动态演化中。”林凡的“星云”以前所未有的专注度运转着,伊莎碎片的光芒稳定而深邃,如同最精密的规则分析仪,全力解析着环境的本质。“检测到基础物理常数存在显着的区域性涨落。引力常数G的瞬时波动幅度,超过旧纪元标准模型理论值的数千倍,仿佛空间本身在不停地‘呼吸’。光速C值……也并非恒定,在附近那个高能辐射带中,呈现出明显的减缓趋势,局部甚至出现了类似‘粘滞’的现象。”他的报告冷静而客观,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们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挑战:如何在这个规则本身都像流沙一样不断变化的混沌世界里,找到一个安全的立足点,并成功地将自身的意识结构“锚定”下来,避免被这创世的洪流冲散或同化。这不再是躲避猎犬或破解系统,而是要与宇宙最根本的力量进行最直接的对话。
徐婉的光辉则完全沉浸在这片混沌之中,她彻底放开了旧有的感知模式,不再试图“引导”或“控制”任何能量,而是像一滴水融入大海,让自己的意识去“感受”这片新生宇宙的“呼吸”与“脉搏”。她感受到一种远比“诺亚”光海更古老、更强大、更不受约束的生命力,一种近乎野蛮的、渴望展现自身存在的冲动,同时也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足以在瞬间将脆弱意识结构彻底撕碎的狂暴能量。“它……是活的,而且在快速成长,”她轻声低语,声音中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触动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忧虑,“它在挣扎着定型,每一个瞬间都在诞生和死亡……我们不能对抗它,必须找到它的‘节奏’,尝试去理解,甚至……去共鸣。”她的直觉告诉她,任何强行植入秩序的行为,都可能招致这个初生宇宙本能的反噬。
所有人的意识,都聚焦在山岳身上。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在绝望囚笼中必须立刻做出“最高优先级”决断的指挥官,而是伫立于文明命运全新起点的掌舵人。他的意识缓缓扫过这片沸腾的、充满无限可能与极致危险的创世之海,那沉默中饱含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意识到,他们不再是挣扎求存的避难者,而是成为了这片未开垦处女地的第一批“访客”,甚至是“参与者”。
“我们脚下的,是一个婴儿期的宇宙,”山岳的意念如同深沉的流水,在集体意识中缓缓扩散,带着一种审慎的基调,“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征服,也不是立刻寻找答案,而是学习如何安全地存在于此。像初学走路的孩子,先要感受地面的坚实,而不是急于奔跑。”他刻意避免了任何可能带有“征服”或“主宰”意味的词汇,语气更像是一位带领团队进入未知领域的探险家领袖。
他看向林凡,目光中带着托付:“林凡,我们需要一个临时的‘锚点’,一个规则的‘浅滩’。优先分析这片星云的能量流分布和规则涨落规律,寻找一处相对平静的‘港湾’,作为我们意识的临时栖息地。动作要轻柔,像雪花落在湖面,尽可能不要惊扰这里固有的平衡。”他的指令具体而富有意象,摒弃了以往那种刻板的“优先级”表述,更注重行动的方式与对环境的尊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