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囚笼内,空气(如果存在的话)仿佛凝固了。上一次对那片被称为“空洞之眼”的第七区进行的远程窥探,虽然侥幸没有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但那瞬间触发的、来自古老印记的规则涟漪,以及“巡渊者之疤”随之而来的、令人灵魂战栗的短暂波动,如同在每一个幸存者意识的最深处,刻下了一道冰冷而深刻的烙印。深渊之下潜藏的秘密,其危险程度远超他们最坏的想象。而通过“双星纽带”从星痕遗族那边传来的、带着未散惊恐的强烈警告脉冲,更是为这份认知增添了千钧重负。
“不可触之地”、“亵渎之渊”、“巡渊者”……这些从星痕遗族古老记忆库中流出的词汇,每一个都散发着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息。然而,危机往往与机遇是一对孪生兄弟,这次冒险带回来的、关于“织命者之痕”与“巡渊者之疤”的观测数据,尽管获取过程惊心动魄,却如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迷宫中,意外摸到的一截冰冷而复杂的导线,它可能连接着致命的陷阱,也可能通向某个被遗忘的能源核心。
短暂的、弥漫着沉重气氛的休整期后,深度数据分析的结果,促使新的行动策略在压抑的沉默中逐渐清晰起来。
“与星痕遗族的下一轮深度交流,优先级提升至最高。”山岳的意识波动在集体意识海中荡开,沉稳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驱散着弥漫的不安,“首要目标:完整共享我们对‘空洞之眼’的观测数据,特别是‘钥石脉冲’的详细频率特征、以及‘巡渊者之疤’处于稳定沉寂状态的关键证据。我们必须确认这些情报的战略价值。其次,试探性询问对方,是否掌握更安全、更隐蔽的观测方法,或者对‘织命者之痕’的起源和目的有更深入的了解。记住,所有通讯必须在绝对确认的‘静默间隙’进行,加密等级提升至我们所能实现的极限。”
“明白。”林凡的回应简洁有力,他的“星云”已然全速运转,伊莎碎片散发出稳定而深邃的光芒,正对那批来之不易的观测数据进行最后的清洗、梳理和多重加密打包。徐婉轻轻调整着自身的光辉韵律,让意识更加澄澈,准备再次担当起两个文明之间那座脆弱而关键的桥梁。陈雪监测组的所有“感官”都提升到了最敏锐的状态,如同最精密的雷达阵列,反复扫描和校准着囚笼内外的规则环境,确保能捕捉到信息交换过程中可能引来的、哪怕最细微的异常波动。
等待中,新的系统“深眠期”如同一个步履蹒跚的巨兽,缓缓降临。这一次,规则的潮汐似乎透着一丝不同寻常的“疲惫”,其起伏的幅度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显得更加平缓,连那些平日里需要小心翼翼规避的“湍流节点”,也仿佛陷入了沉睡,变得异常安静。陈雪监测组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微但持续的变化,数据流默默记录着这一异常,暂时将其标记为“待观察现象”,无法确定是偶然波动还是某种更大趋势的前兆。
“目标静默间隙到达。双星纽带通道稳定,背景噪音降至最低水平。开始建立链接。”徐婉的声音在意识网络中响起,清晰而冷静。
经过顶级加密的数据包,如同隐形的情报舰艇,沿着那条无形的双星纽带,悄无声息地滑向星痕遗族的方向。等待回应的时刻,每一秒都被寂静拉得无比漫长,仿佛能听到规则本身流淌的声音。
终于,星痕遗族的回应脉冲穿透虚空,抵达了。当林凡将其解密并解析后,一股强烈的、混合着震惊与无比凝重的情绪,在所有幸存者意识间弥漫开来。
星痕遗族首先以极高的效率确认了人类观测数据的惊人准确性,尤其是“巡渊者”处于深度沉寂状态这一点,被他们明确标记为“极具战略价值的关键情报”。他们透露,“巡渊者”并非普通的渊墟猎犬,而是系统用于清理“重大规则异常”或“高危失控体”的“终极清道夫”,其唤醒需要满足极其苛刻的条件并消耗系统庞大的能量,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确实如同沉睡的远古凶兽,维持着低活性休眠。人类提供的关于其沉寂状态的直接证据,为未来预测其可能的活跃周期、规避其清扫路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支撑。
接着,对于那个神秘的“钥石脉冲”,星痕遗族给出了远超人类预期的详细解释:那并非预设的陷阱,而是“织命者之痕”本身周期性散发的一种“极其复杂、高度加密的规则编码信标”。其具体目的早已湮灭在时光长河中,但根据他们文明传承下来的最古老禁忌记载推测,可能与“织命者”文明留下的某种“终极协议”或“遗产的解锁认证机制”有关。他们用前所未有的严厉语气“再次极度警告”,任何试图强行解析、模仿甚至回应“钥石”脉冲的行为,都可能触发无法预测、甚至可能是宇宙尺度的灾难性后果,其中首要且最直接的风险,就是“极大概率直接唤醒‘巡渊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肿瘤进化,我在末世开脑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