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宇捧着那本泛黄的《天师秘典》,指尖拂过粗糙的封面,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树洞深处的光线柔和却神秘,墙壁上的符文仿佛活了过来,随着他翻动书页的动作微微闪烁,像是在呼应着某种古老的契约。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入目的并非晦涩的咒语,而是几行娟秀的小楷,字迹虽已斑驳,却透着一股温润的力量:“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师一脉,承阴阳之序,守三界之衡。非为神通,实为苍生。”
这几句话让杨浩宇心头一震。他一直以为天师传承的核心是玄术神通,此刻才明白,真正的根本竟是守护二字。他继续往下翻,书页间夹着几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清晰如符咒,想来是前人特意留下的。
书中的内容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前半部分记载着天师一脉的起源——上古时期,人族为抵御妖兽侵袭,有大能者观天象、悟阴阳,创天师道法,以符箓、阵法调和天地之气,庇佑一方安宁。而让杨浩宇震惊的是,书中竟提到了“轮回之契”。
“天师血脉,非独父子相传,实乃神魂相承。每百年一轮回,择灵慧者托身,续守界之责。”
杨浩宇的手指停在“轮回之契”四个字上,指尖微微颤抖。他想起自己穿越而来的离奇经历,想起脑海中突然涌现的天师记忆,原来这并非偶然。他并非简单的“穿越者”,而是天师神魂选中的继承者,带着百年前未尽的使命,来到这个时代。
“未尽之使命……”他喃喃自语,翻到记载使命的章节。书中提到,清末年间,天地元气紊乱,妖邪趁机作祟,当时的天师为封印一只即将破封的千年妖狐,耗尽毕生修为,却未能彻底完成封印,只留下“北荒有隙,待轮回者补之”的谶语。
“北荒……”杨浩宇猛地抬头,看向树洞外茫茫的北大荒雪原。难道那只妖狐的封印,就在这片土地之下?
他继续翻阅,书中突然出现一张手绘的地图,标注着北大荒深处的一处山谷,旁边写着“锁妖谷”三个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月圆之夜,双星交汇,封印最弱。需以双铃为钥,引天雷之力,加固封印。”
双铃?杨浩宇立刻想起自己手中的两枚青铜铃铛。之前得到的那枚是在清理知青点旧物时发现的,如今这枚由陌生人送来,原来二者合在一起,才是开启封印的关键。
就在这时,树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异响,像是有人踩碎了积雪。杨浩宇迅速合上书,将《天师秘典》藏进怀中,反手握住腰间的桃木剑,警惕地望向洞口。
“谁?”
洞口的积雪被拨开,露出一张熟悉的脸——是张远山。老人身上落满了雪,冻得脸色发白,手里紧紧攥着那杆老旧的猎枪。
“杨小子,可算找到你了。”张远山喘着粗气,踉跄着走进树洞,“部落里……部落里出事了!”
杨浩宇连忙扶住他:“张大爷,别急,慢慢说。”
张远山搓了搓冻僵的手,声音带着颤抖:“刚才部落边缘的雪地里,突然冒出好多黑影子,跟上次袭击我们的一模一样!这次更凶,把看仓库的老李头抓伤了,还抢走了仓库里的几袋粮食!”
杨浩宇皱眉:“黑影子又出现了?”他想起山洞里的黑影和部落遇袭的经历,这些黑影显然与妖邪脱不了干系。
“它们抢粮食做什么?”
“谁知道呢!”张远山急道,“部落里的年轻人想追,被我拦住了。那些东西邪乎得很,硬拼肯定吃亏。我寻思着你在这里,或许有办法,就顺着你的脚印找来了。”
杨浩宇心中一动,联想到《天师秘典》中“妖邪需以生人精气或粮食阳气为食”的记载,这些黑影抢粮食,恐怕是在为即将破封的妖狐积蓄力量。
“张大爷,我们得赶紧回去。”杨浩宇当机立断,“那些黑影不是冲着粮食来的,是想削弱部落的阳气,为更大的阴谋铺路。”
张远山虽然不太懂“阳气”之类的说法,但也知道事情紧急,点了点头:“我听你的!”
两人匆匆离开树洞,杨浩宇临走前特意看了一眼挂在古树上的青铜铃铛,此刻它正散发着微弱的红光,像是在警示着什么。他没有取下铃铛,按照书中所说,双铃需在封印之地合璧,此刻留在树上或许能起到预警作用。
返回部落的路上,雪下得更大了,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杨浩宇一边走,一边向张远山解释黑影的来历:“那些东西是邪祟所化,靠吸食阳气为生,背后肯定有更厉害的东西在指使。”
张远山叹了口气:“难怪这几年北大荒不太平,冬天总有人说看到怪东西。原来不是眼花。”
两人赶到部落时,只见村口围了不少人,气氛紧张。被抓伤的老李头躺在篝火旁,伤口处泛着黑气,脸色发青,显然中了邪毒。
“浩宇,你可回来了!”部落的老族长看到杨浩宇,像是看到了救星,“快看看老李头,这伤邪乎得很,用了草药也不管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