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小伍传来消息:“林哥,变异兽群已经成功引到东北山谷了,它们看起来很适应那里的环境,没有再朝着基地的方向移动。”
“很好。”林舟说道,“让巡逻队多留意山谷的情况,避免变异兽群受到其他威胁。”
下午,科技伦理委员会的第一次正式会议在指挥中心召开。各据点的代表、技术人员、医疗人员共三十人围坐在一起,对章程草案进行最后的审议。
“我觉得‘禁止所有基因改造技术’这条太绝对了。”一名技术代表说道,“如果遇到严重的变异灾害,适量的基因改造或许能帮助我们的作物和动物更好地生存,关键是要严格监管,而不是一刀切。”
“我同意。”苏玥点点头,“医疗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或许能治愈一些先天性疾病,只要在伦理审查的严格把控下,未尝不能尝试。”
林舟认真听着大家的意见,心里也在思考。之前的“三不原则”确实有些绝对,科技本身没有善恶,关键在于使用的人。“大家说得有道理,”他说道,“我们可以把‘禁止所有基因改造技术’修改为‘禁止非医疗目的的人体基因改造、禁止危害生态的物种基因改造’,同时增加‘基因技术专项审查机制’,任何涉及基因改造的研发,都必须经过委员会全票通过才能进行。”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经过三个小时的讨论和修改,《废土科技伦理章程》最终敲定。章程明确了技术研发的边界、共享机制、监管流程和违规处罚,为联盟的科技发展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从今天起,这份章程就是我们联盟的‘科技宪法’。”林舟将章程副本分发给每个人,“希望大家都能严格遵守,让科技真正成为我们重建文明的助力,而不是重蹈旧时代覆辙的工具。”
会议结束后,章程被打印出来,张贴在基地的各个角落,还通过通讯器发送给所有联盟据点。幸存者们纷纷围过来看,不少人都露出了认可的笑容。“这样就放心了,不用担心有人再用科技搞破坏了。”一名经历过“博士”孢子危机的队员说道。
接下来的一个月,联盟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生态修复计划取得了显着成效:基地周边的荒地上长满了改良作物,小麦、玉米、蔬菜长势喜人,预计下个月就能迎来第一次丰收;东北山谷的变异兽群与人类和平共处,偶尔还会有小鹿、野兔跑到基地附近觅食,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基地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空气变得越来越清新,甚至能看到久违的鸟类在枝头筑巢。
医疗再生技术也惠及了更多幸存者。各据点的简化版再生舱陆续投入使用,数百名在战斗中受伤、失去肢体的队员重新恢复了健康,重返战斗岗位;一些被变异孢子轻微感染的幸存者,在再生舱和抑制剂的联合治疗下,也彻底恢复了正常。苏玥还利用医疗再生技术,建立了“废土康复中心”,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小型核聚变发电装置的普及,彻底解决了联盟的能源问题。各据点的防御系统、生产设备、生活设施都能正常运转,夜晚的基地不再是一片漆黑,而是灯火通明,像一颗镶嵌在废土上的明珠。老周还利用多余的能源,研发了小型海水淡化装置,解决了沿海据点的淡水短缺问题。
联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周边的几个小型幸存者据点,听说联盟不仅有先进的技术,还有完善的伦理制度和公平的资源分配机制,纷纷申请加入。到月底时,联盟的据点已经扩展到十个,覆盖了泉州、厦门周边的大部分区域,幸存者人数突破了两千人。
这天下午,林舟带领核心成员来到方舟实验室。经过一个月的改造,实验室已经成为联盟的技术核心基地,里面不仅有完整的研发设备,还有一个小型的生态模拟区和医疗中心。雅典娜的虚拟形象出现在屏幕上,眼神里带着一丝人性化的温度:“林舟指挥官,联盟文明重建进度已达15%,生态修复率23%,医疗覆盖率68%,能源自给率100%,各项指标均符合预期。”
“太好了。”林舟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心里充满了欣慰,“雅典娜,接下来我们的重点是推进基础工业重建,利用实验室的技术,建立钢铁、机械、电子等基础产业链,为后续的文明发展打下基础。”
“收到,已为你们生成基础工业重建方案。”雅典娜的虚拟手指向屏幕,上面显示着详细的产业链布局图,“根据废土的资源分布,建议在泉州湾建立钢铁厂,厦门岛建立电子产业园,漳州建立机械制造基地,形成产业集群。”
黑框眼镜看着方案,兴奋地说道:“这个布局太合理了!泉州湾的铁矿资源丰富,厦门岛的电子元件库存充足,漳州的机械工厂基础完好,只要稍作改造就能投入使用。”
“那就这么定了。”林舟说道,“赵刚,你负责协调各据点的人力和物资,确保工厂建设顺利推进;老周,你负责技术指导,带领机械组的人改造工厂设备;黑框眼镜,你和雅典娜合作,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苏玥,你负责工厂的医疗保障,确保工人的安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末世12年捡撬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末世12年捡撬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