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服首个官方媒体(《大夏头条》)即将上线?是GM(云舒)准备开启全服广播(舆论引导)功能,炸鱼塘(打破信息垄断)!高玩(士绅)怒斥降低游戏门槛(知识下放),担心自身攻略(经典解释权)贬值!
在云舒的强力推动和谢景行掌握的驿传系统保障下,“舆情司”迅速组建。第一份《大夏头条》的编纂,成了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战场。
编纂室内,灯火通明。年轻的翰林学士沈墨言(新锐派代表)激动地撰写着解读《均田令》的社论,文风活泼,列举了江北李老汉家分得田地后丰收的实例。而一位被抽调来的老翰林则吹胡子瞪眼,坚持要用骈四俪六的文言,引经据典。
“沈编修!此等白俚文字,如同村妇吵架,岂能登大雅之堂?有辱斯文!”
“张老!报纸是给百姓看的!之乎者也,几人能懂?要的就是通俗明白!”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最终,云舒亲自审阅了创刊号清样。她肯定了沈墨言的方向,亲自提笔修改了标题,将枯燥的《喻民均田诏书解读》改为醒目的《田契到手,笑逐颜开——李老汉家的丰收年》,并配了一副简单的木刻画插图。她指示:“要说人话,讲实事,接地气!”
云舒的编辑思想,是一种疯批的精准。她完全摒弃了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直接瞄准最广大的底层民众的认知水平,进行降维打击。这对恪守“文以载道”传统的旧文人而言,简直是离经叛道。
创刊日,《大夏头条》第一期,如同一场风暴,席卷帝国。
京城:报纸一上架,瞬间被抢购一空。茶馆酒肆里,识字的秀才大声朗读,周围挤满了引颈倾听的百姓。当听到李老汉的故事,看到插图中老农质朴的笑容时,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感叹和羡慕的议论。
江南:苏州府衙前的读报栏下,水泄不通。当读到朝廷严厉查处某贪墨漕粮的知府消息时,百姓拍手称快!以往被蒙在鼓里的冤屈,似乎找到了申诉的渠道。
乡村:里正敲着锣,召集村民,结结巴巴地读着报上防治鸡瘟的土方子,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效果是爆炸性的:
谣言粉碎机:之前关于“均田加赋”的谣言,在报纸列举的免税政策和真实案例面前,不攻自破。
政策放大器:新政的益处被直观、生动地呈现,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热情。
民心凝聚器:云舒的画像和勤政爱民的事迹频繁见报,“女中尧舜”的形象深入人心。一种新型的、基于信息透明和政策实惠的忠君爱国情感,开始取代旧有的、盲目的忠顺。
舆论掌控者:朝廷首次掌握了设定公共议题、引导社会情绪的主导权。任何负面事件,官方都能第一时间发声,掌握解释权。
杭州,一位饱读诗书、曾着文抨击新政的老举人,颤抖着拿着家人买回的《大夏头条》,看着上面通俗的文字和生动的故事,听着街坊邻居对“郡主圣明”的由衷赞叹,他坚守一生的价值观受到了巨大冲击,颓然坐倒在太师椅上,喃喃道:“民心……竟可如此导向么?” 而在北方一个偏僻的蒙学堂里,先生正用报纸教孩童认字,孩子们指着云舒的画像,稚嫩地喊着:“奶奶皇帝!” 一种全新的文化归属,正在悄然孕育。
官方媒体首播收视率(发行量)爆表?是GM(云舒)成功开启全服直播(舆论引导),玩家(百姓)首次实现信息自由(打破垄断)!黑粉头子(旧文人)发现带节奏没人信了,水军(胥吏)工作室濒临破产!)
《大夏头条》的成功,其意义远超任何一项具体改革。它是一场话语权的革命,彻底改变了帝国的权力运行逻辑:
统治方式的升级:云舒的统治,从依靠官僚体系的层级控制,升级为直接与亿万民众进行精神沟通的现代政治模式。她的权威,建立在持续不断的正面宣传和政策兑现之上,愈发坚不可摧。
社会动员力的飞跃:朝廷可以通过报纸,迅速将国家意志转化为社会共识,动员力量完成重大工程或应对危机,效率倍增。
思想启蒙的开端:报纸潜移默化地传播着新知、新思想,冲击着愚昧和保守,为帝国的长远变革埋下了种子。
夜幕降临,舆情司依旧灯火通明,编辑们正在紧张地筹备下一期内容。云舒站在澄心堂的露台上,手中拿着还散发着墨香的《大夏头条》,耳畔仿佛能听到帝国四面八方传来的、因信息畅通而发出的欢呼与赞叹。
她不再仅仅是那个通过权术和武力掌控朝廷的摄政者,而是通过这一张张薄薄的纸页,将自己的形象、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理念,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大夏子民的心中。
资料片《舆论霸权》完美收官!是GM(云舒)成功点亮终极技能【思想钢印】,全服玩家(国民)忠诚度锁死100%!版本最终BOSS战【登基大典】已无任何悬念,全服静待女帝降临!
《大夏头条》的兴起,标志着云舒对帝国的掌控,从物理层面深入到了精神层面。最后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统治拼图——意识形态主导权——已被她牢牢握在手中。现在,军队效忠,官僚服从,经济繁荣,法令通行,道路畅通,科技迸发,信息无阻,万民归心。通往那至高皇座的道路,已是一片坦途,铺满了鲜花与期待。一个由她亲手开创的、前所未有的盛世,只待她迈出那最后一步,完成最终的加冕。时代的钟声,为那位即将君临天下的奇女子,轰然鸣响。
喜欢十八岁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十八岁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