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靠山屯的村民们就都起来了。
陆峰昨天晚上说有“天大的好事”要宣布,这消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全村。
家家户户都跟过年似的,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吃过早饭,村长陆解放就敲响了村口那棵老树下挂着的铜锣。
“当!当!当!”
清脆的钟声响彻了整个山村。
“开会了!都到打谷场开会!陆峰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村民们听到钟声,纷纷放下手里的活,从四面八方朝着打谷场涌去。
连那些新来的流民,在高卫东的组织下,也排着队跟在后面,想看看这个被村民们奉若神明的陆峰,到底要宣布什么大事。
打谷场上,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
陆峰和村长陆解放,还有王铁柱、赵援朝等人,站在台子上。
秦锋、岚和周毅也站在人群的后方,静静地看着。
秦锋对这种场面没什么兴趣,只是履行着一个观察者的职责。岚的目光则始终追随着台上的陆峰。
周毅的心情最为复杂,他看着台上那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少年,在数百人的注视下,从容淡定,身上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畏。
“乡亲们,都静一静!”陆解放清了清嗓子,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喊道。
嘈杂的打谷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陆峰。
陆峰往前走了一步,环视着台下一张张淳朴而期待的脸庞。
“乡亲们,我离开村子的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
“咱们靠山屯,从一个穷得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山沟子,到今天,家家户户有余粮,养猪场、养鱼塘、蔬菜大棚都红红火火。这一切,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伙一起,用汗水干出来的!”
台下的村民们听着,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现在,咱们的努力,上头也看到了!”陆峰话锋一转,提高了声音,“省里派来的王春生组长,代表组织,对咱们靠山屯的生产自救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他从怀里,拿出了那个厚厚的牛皮纸包,高高举起。
“为了支持咱们靠山屯继续发展,把日子过得更好!省里特批,奖励给咱们靠山屯,作为‘军民融合生产先进试点’的专项发展基金!”
陆峰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一共,五千块钱!”
“轰!”
整个打谷场,在经历了短暂的寂静之后,瞬间像被点燃的炸药桶一样,彻底爆炸了!
“多……多少?五千?”
“我没听错吧?是五千块钱?”
“天哪!五千块!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村民们全都疯了,他们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千块钱!
在这个城市工人一个月工资才有二三十块,一斤猪肉才几毛钱的年代,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头晕目眩的天文数字!
“乡亲们!是真的!五千块!一分不少!”村长陆解放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他从陆峰手里接过牛皮纸包,打开来,将里面一沓沓崭新的“大黑拾”展示给所有人看。
这一下,再也没有人怀疑了。
“噢——!”
“这咱屯子养两年猪也挣不来这么多钱啊。”
“我们有钱了!”
欢呼声、尖叫声、甚至喜极而泣的哭声,响成一片。
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们活了一辈子,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村子能有这么一天。
陆峰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他知道,这笔钱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纠纷。
“乡亲们,这笔钱,是组织的奖励,是属于我们靠山屯集体的!不是分给哪一家哪一户的!”陆峰严肃地说道。
“钱要怎么用,我跟村长商量过了,有几个打算,说出来跟大家伙合计合计。”
村民们立刻安静下来,竖着耳朵听着。
“第一,咱们村要自己买一台拖拉机!”陆峰伸出一根手指,“有了拖拉机,以后开荒、种地、运东西,就再也不用靠人拉肩扛了!”
“好!”台下立刻响起一片叫好声。
拖拉机,那可是传说中的“铁牛”,整个公社就一台。
“第二,扩大咱们的养猪场和鱼塘!猪养多了,鱼养肥了,咱们就能天天吃上肉!”
“好!”欢呼声更大了,尤其是孩子们,一听到有肉吃,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第三!”陆峰的表情变得郑重起来,“咱们村,要盖一所新学校!青砖大瓦房的学校!再请一个正式的老师来!让咱们村到了入学年龄的孩子,不用再早出晚归去镇上上学。”
这个提议,让所有为人父母的村民,都沉默了。
他们自己没文化,吃了大半辈子没文化的亏,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能有出息。
为了孩子能读书,每天早上天不亮孩子就要起床,赶两个多小时的路,去镇里上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五八:从长白山打猎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五八:从长白山打猎开始崛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