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瞄准带头的!” 王贲大喝一声。秦军士兵们立刻扣动弩机,羽箭如雨点般射向渔民人群。吴七见秦军援军赶到,脸色一变,想要指挥渔民撤退,却被一支弩箭射中了肩膀,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吴先生!” 渔民们见状,纷纷围了上去,想要保护吴七。王贲趁机带着士兵们冲了上去,手里的秦剑挥舞着,将挡在前面的渔民们逼退。他没有下杀手,只是将渔民们的武器打落,嘴里喊道:“都住手!大潮还没退,再在这里混战,只会被潮水卷走!”
渔民们看着王贲身后的秦军,又看了看远处依旧汹涌的潮水,渐渐停了下来。周阿福握着渔刀,看着地上受伤的吴七,又看了看王贲,心里满是犹豫 —— 他既恨秦军不管潮灾,又怕继续反抗会招来更大的灾祸。
“你们的难处,我知道。” 王贲收起秦剑,语气缓和了些,“今年的潮汛比往年大,冲毁了你们的渔船和渔网,我已经让人去调粮草和木料,会帮你们重修渔船,加固堤岸。但你们受奸人煽动,冲击秦军哨塔,这是谋逆大罪,若不是看在你们也是受害者的份上,我早就下令镇压了。”
“奸人?” 有渔民不服,“吴先生说,是秦狗不修堤坝,才让潮水毁了我们的家!”
“胡说!” 赵佗上前一步,“去年冬天,我们就派人来修过堤岸,是你们中的一些人,受了楚谍的蛊惑,故意破坏了堤岸的石料!还说什么‘修堤会得罪海神’,这才让今年的潮汛毁了港口!”
渔民们面面相觑,有的低下了头 —— 确实有渔民在去年冬天,听了吴七的话,偷偷搬走了修堤的石料,扔到了江里。周阿福也想起了这件事,心里顿时没了底气。
吴七躺在地上,见渔民们动摇,挣扎着喊道:“别听他们的!秦狗是在骗你们!等他们稳住了局面,就会把我们都抓起来,当成奴隶!” 他想要站起来,却被王贲一脚踩住了胸口,动弹不得。
“你就是楚谍的人吧?” 王贲盯着吴七,眼神冰冷,“刘邦派你来煽动渔民暴动,牵制秦军,好让他在彭城起兵,是不是?”
吴七脸色大变,却依旧嘴硬:“我不知道什么刘邦!我只是为了渔民们的活路!”
“到了现在还嘴硬!” 赵佗让人将吴七捆了起来,“带回去严加审问,我就不信他不说实话!”
渔民们见吴七被抓,又听了王贲的话,纷纷放下了武器。王贲让人清点伤亡的渔民,又安排士兵们帮助渔民们抢救渔船和物资。“你们放心,” 王贲对渔民们说,“朝廷会解决你们的生计,不会让你们挨饿受冻。但你们要记住,楚谍的话不能信,他们只会利用你们的苦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让你们白白送命。”
渔民们纷纷点头,周阿福走到王贲面前,躬身道:“将军,是我们糊涂,受了奸人的骗。以后我们再也不会闹事了,会好好打鱼,遵守大秦的律法。”
王贲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惊呼:“潮退了!江里有东西!”
【三: 礁显谶语】
钱塘江大潮来得快,退得也快。不过半个时辰,汹涌的潮水就渐渐退去,露出了江底的滩涂和礁石。渔民们和秦军士兵们都朝着江里望去,只见在老闸口下游不远处的江滩上,一尊巨大的黑色礁石正慢慢显露出来。
那礁石足有三丈高,宽约两丈,形状像一头俯卧的巨兽,表面布满了青苔和贝壳,显然在江底沉了很久。最让人震惊的是,礁石的正面,竟刻着几行醒目的大字,用朱砂涂过,在夕阳的照射下,泛着诡异的红光。
“是字!上面有字!” 一个士兵喊道。王贲带着赵佗和几个士兵,小心翼翼地走到礁石旁,抬头望去 —— 那几行字是秦篆,刻得苍劲有力,却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始皇帝死而地分”。
“始皇帝死而地分……” 士兵们看到这几个字,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了恐慌的神色。秦始皇是大秦的天子,是天下的共主,这几个字无疑是在诅咒秦始皇驾崩,大秦分裂,是妥妥的谋逆之言!
“是谁刻的?这礁石怎么会在这里?” 赵佗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愤怒。他伸手摸了摸礁石上的刻痕,刻痕还很新,显然是最近才刻上去的,不是天然形成的。
王贲没有说话,只是围着礁石仔细观察。礁石的表面除了刻字,还附着一层奇怪的泥土 —— 那泥土呈青灰色,质地细腻,带着一股淡淡的腥气,不像是江底的普通淤泥。他用手指抠了一点泥土,放在鼻尖闻了闻,脸色顿时变了 —— 这是骊山陵的青膏泥!
骊山陵的青膏泥是特制的,用来密封地宫,防止渗水和盗墓,这种青膏泥只有骊山陵才有,别处根本找不到。这礁石上怎么会有骊山陵的青膏泥?难道是有人从骊山陵偷运过来的?
“将军,这泥土……” 赵佗也注意到了青膏泥,凑过来闻了闻,脸色同样变了,“是骊山陵的青膏泥!楚谍怎么会有这个?难道咸阳有内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秦风骨:王翦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风骨:王翦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