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会稽异动】
会稽的夏日常被湿热的海风裹着。钱塘江与曹娥江在此交汇,江面帆影点点,渔舟穿梭,岸边的会稽山连绵起伏,山脚下散落着数十个百越部落的村寨。秦破楚后,会稽郡虽纳入大秦版图,但百越各部落素来桀骜,时而袭扰秦军据点,掠夺粮草,成为楚地南线的隐患。
王贲率部从丹阳东进,抵达会稽郡治所山阴县时,正逢当地官吏禀报:近月来,山阴县以南的若耶溪流域,百越部落活动异常频繁,不仅禁止秦军巡查,还常有不明身份的人夜间往来,已有三队秦军斥候失踪,只在溪边发现些染血的铠甲碎片,上面布满了牙印和刀痕。
“百越部落虽悍,但向来各自为战,如今突然联合,定是有人在背后煽动。” 王贲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会稽山,沉声道。他想起丹阳私铸钱、濡须沉船的事,楚谍的触角显然已经延伸到了会稽,百越同盟很可能就是他们拉拢的力量。
赵佗上前道:“将军,我听说百越有个叫‘译吁宋’的首领,勇猛善战,被各部落推举为盟主。此人早年曾在楚国军中效力,对秦军战法颇为熟悉,说不定就是他串联各部落,想要反秦。”
王贲点头:“不管是谁,都不能让他们得逞。你带五百人,乔装成商贩,混入百越村寨打探消息;我率主力在山阴县布防,同时派人联络周边秦军据点,一旦找到他们的巢穴,就一网打尽。”
赵佗领命,挑选了五十名精通百越语言的士兵,换上粗布衣衫,背着盐巴、铁器等货物,沿着若耶溪往南而去。若耶溪两岸林木茂密,溪水清澈,溪边的村寨大多依山而建,村民们身着麻布短打,发髻上插着羽毛,眼神警惕地盯着往来行人。
赵佗一行人来到一个叫 “乌程寨” 的村落,刚要进村,就被几个手持长矛的百越武士拦住。“你们是何人?来我寨中做什么?” 为首的武士喝道,长矛直指赵佗的胸口。
“我们是山阴县来的商贩,带来些盐巴和铁器,想和乡亲们换些粮食和兽皮。” 赵佗笑着递上一块盐巴,“都是上好的官盐,味道纯正,比你们用草木灰腌的肉好吃多了。”
武士接过盐巴,用舌头舔了舔,眼神缓和了些,但依旧警惕:“近来不太平,秦狗到处抓人,我们不做秦人的生意,你们快走吧!”
“秦狗?” 赵佗故作惊讶,“我们只是小商贩,不管什么秦人和楚人,只要能换钱就行。再说,秦军在山阴县布防严密,你们躲在这里,难道就不怕他们来围剿?”
武士脸色一变,刚要发作,一个白发老者从村寨里走出来,摆了摆手:“让他们进来吧,看看他们有什么好东西。” 老者是乌程寨的族长,眼神浑浊却透着精明,他上下打量着赵佗一行人,目光在他们腰间的短刀和背上的货物上停留许久。
进了村寨,赵佗发现村民们神色慌张,不少青壮年都拿着兵器,村口、溪边都设有暗哨,显然是在防备什么。他一边和村民们交易货物,一边旁敲侧击地打听情况,可村民们要么闭口不谈,要么故意岔开话题,只偶尔从孩子们的嬉闹中听到 “译吁宋”“血誓”“九州” 等字眼。
夜幕降临,赵佗让士兵们分头潜伏,自己则悄悄摸到村寨后山。后山的密林里,隐约传来人声,他拨开树枝望去,只见十几个百越部落的首领围坐在篝火旁,中间站着一个身材高大、赤裸上身的汉子,背上纹着狰狞的蛇纹,正是译吁宋。
“秦军已经察觉到我们的动静,用不了多久就会来围剿!” 译吁宋的声音洪亮,“但我们不怕!南边的瓯越、闽越已经答应出兵,楚地的‘沛公’也派来了谋士,给我们送来了兵器和粮草!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守住会稽山,就能把秦狗赶出楚地!”
“盟主,我们真的能打赢秦军吗?” 一个瘦小的首领犹豫道,“秦军的弩箭太厉害,上次我们偷袭他们的据点,损失了好多弟兄。”
“怕什么!” 译吁宋拔出腰间的青铜剑,剑身上刻着楚式花纹,“‘沛公’的谋士说了,只要我们歃血为盟,用‘九州血誓’召唤先祖庇佑,就能刀枪不入,所向披靡!明日三更,我们在会稽山的‘龙湫洞’举行血誓大典,到时候,所有部落都要派代表参加!”
赵佗心中一凛,“九州血誓”“龙湫洞”“沛公的谋士”,这些信息都印证了他的猜测,百越同盟果然和楚谍有关。他不敢久留,悄悄退了出去,连夜带着士兵返回山阴县,向王贲禀报情况。
【二: 溶洞血战】
王贲得知百越部落要在龙湫洞举行血誓大典,立刻召集将士们部署:“龙湫洞位于会稽山深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明日三更,我们兵分三路,一路堵住洞口,一路绕到洞后截断退路,我亲自率领中路,直捣洞内,务必将百越同盟和楚谍一网打尽!”
次日深夜,月色朦胧,王贲率领一千名精锐秦军,借着夜色的掩护,向会稽山深处进发。会稽山山路崎岖,林木茂密,蚊虫叮咬不休,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前行,尽量不发出声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风骨:王翦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