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让他不禁想起昨日审问的楚国细作。那人在咽气前声嘶力竭地嘶吼着“丁卯日,渭水断流”,那绝望而又充满神秘的话语,仿佛是一道恶毒的诅咒,至今仍在他的耳边回响。
子时过半,王翦怒目圆睁,满腔的愤怒仿佛要从眼中喷射而出。他飞起一脚,狠狠踹开城南墨家工坊那扇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会倒塌的大门。屋内满地狼藉,一片混乱不堪的景象。
那用于计时的水钟的铜壶,仍在不紧不慢地滴漏着,那滴答滴答的声音在这混乱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而案上摊开的《考工记》,已被殷红的血污浸透,原本清晰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历史的真相也被这血腥所掩盖。
蒙武奋力挑开那塌陷的房梁,伴随着一阵尘土飞扬,一个隐藏的暗格随之暴露出来。其中半成品的青铜鸢首格外引人注目,那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让人惊叹。眼窝处镶嵌的,正是传国玉玺缺角的龙纹玉,那温润的玉质与冰冷的青铜相互映衬,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又令人不安的气息。
“将军!地窖!”亲卫的惊呼声带着难以抑制的颤音传来。王翦毫不犹豫,手持利剑一跃而下。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墙上那触目惊心的血绘六国舆图。只见韩国新郑、赵国邯郸、魏国大梁三处被朱砂醒目地圈注,旁边还用秦篆写着“丁卯日,三川绝”。
突然,一阵尖锐的破空声凌厉袭来,王翦反应迅速,挥剑格开弩箭。那箭簇上绑着的素绢格外显眼,上面写着“亥时四刻,兰池”,字迹竟与蒙骜血书如出一辙。蒙武手起刀落,劈开箭杆,只见竹管中掉出半枚带齿铜钥——正是开启骊山地宫祭器库的密钥!这一连串的发现,让王翦深感局势的危急与复杂,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朝着他们步步紧逼。
丑时初,万籁俱寂,唯有清冷的月光洒在兰池宫那断壁残垣之上。王翦神色凝重,在这一片荒芜中仔细探寻,终于发现了隐藏其中的神秘机关。那断柱上的螭吻石雕,左眼突兀地凸起,显得格外诡异。当铜钥插入的瞬间,平静的池底竟缓缓升起九尊气势恢宏的青铜鼎。
蒙武手中的剑尖小心翼翼地挑开鼎内厚厚的淤泥,露出了其中篆刻的《禹贡》残篇——要知道,这本该在泗水沉埋的冀州鼎,如今却出现在此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不是周鼎…”王翦缓缓伸出手,轻轻抚过鼎耳处那精美的雷纹,指尖顿时传来细微的震动,仿佛这鼎在向他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蒙武手持利剑,奋力一击鼎身,刹那间,清脆而响亮的龙吟声骤然响起,犹如滚滚惊雷,回荡在空旷而寂静的宫殿之中。那声音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带着无尽的神秘与威严。
随着这声震撼人心的龙吟,原本庄重而稳固的鼎腹竟不可思议地裂开一道神秘的暗门,从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成捆的素绢。将其小心翼翼地展开之后,令人震惊的是,发现皆是用各国文字密密麻麻写就的密信,那字迹或娟秀或豪放,或工整或潦草。而最新的那卷上面,赫然盖着齐国丞相后胜那独特的龟钮印,印章的痕迹清晰而醒目,仿佛在诉说着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在此时,原本平静如镜、波澜不惊的池水毫无征兆地突然沸腾起来,滚滚的热浪汹涌翻腾,白色的水汽瞬间弥漫开来。王翦反应极其迅速,他那久经沙场锻炼出的敏锐直觉发挥了作用,一把拽住蒙武急速后退。只见那九尊沉重而威严的青铜鼎缓缓下沉,鼎腹中竟冷不丁地射出一支支淬毒的弩箭,在深沉的夜色中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幽光,仿佛来自地狱的夺命使者。
在最后一尊梁州鼎裂开的瞬间,王翦定睛一看,鼎内壁竟用朱砂赫然写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八个大字。那字迹未干,殷红的血珠正顺着笔划缓缓滴落,宛如血泪一般,触目惊心,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让人不寒而栗。
【3】
寅时的梆声打破了长久的寂静,那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王翦毫不犹豫地闯进治粟内史府,只见府内案牍之间散落的算筹,竟然巧妙地摆成了井陉关的地形,那一个个算筹仿佛是战场上的士兵,严阵以待。而墙上悬挂的《秦舆全图》,也被朱笔添了三条新道,这一切都显得格外蹊跷,仿佛隐藏着深不可测的阴谋。
蒙武奋力劈开密室,满屋子的青铜量器中,竟然暗藏着改装的火鸢发射机关!“怪不得能运三万斤硫磺入关。”王翦怒不可遏,他紧紧地捏碎手中的铜权,空心处竟意外地掉出一枚燕国刀币。再看那权器底部的铭文被刻意磨平,新刻的“丁卯”二字还泛着幽幽的铜绿,仿佛在嘲笑着他们的疏忽与大意。
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王翦连忙掀开地砖,一条暗道呈现在眼前,径直通向渭水码头。二十艘运粮船正在紧张地装货,麻袋的破口处漏出的竟是辽东火油!亲卫擒住的船工突然咬破暗藏在口中的毒囊,瞬间倒地身亡,尸身倒地的刹那,袖中滑出半枚玉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风骨:王翦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风骨:王翦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