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两句话说完,贾故便不好在东宫多留了。
他走时还在想,妇人生育也难,要不家里就不指望侧妃生育带来的荣耀了。
只要侧妃能平平安安护住自己,日后凭借贾家在外朝的经营,也能给她一个安稳结局。
这时候,周侍郎被清流张阁老举荐,要他去做湖南布政使。
张阁老话说的冠冕堂皇,湖湘要地,需谙礼文之臣抚民。
可在太宗年间,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分治,分湖广右布政使驻长沙。
同年,移偏沅巡抚驻长沙。
已去世的太上皇改湖广右布政使司为湖南布政使司,次年,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
如此几番变动后,湖南布政使虽仍居二品,但其权被分于巡抚之下,甚至算的上是赋闲养老之职。
礼部侍郎被举荐为湖南布政使,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明晃晃的暗贬。
也就是周侍郎本就是从礼部郎中越级提拔起来的,自身不足,才被人使了这样的手段赶出京,给某些人腾位置。
周侍郎倒是从容走了。
沈尚书和贾故去送他时,沈尚书还内疚来着。
要不是他觉得翰林院逼走冯尚书太过强势,起了挡他们路的心思。
周侍郎也不必被张阁老亲自出手赶出京去。
但能离了京里的龙争虎斗,周侍郎倒显得十分潇洒,他还笑与沈尚书说,“待下官到了湖南,若有不决之事,写信回京求教,还望尚书大人别觉得下官多事。”
如此算是拜码头了。
沈尚书当然答应,他当着贾故的面说,“你一路升迁皆是因老夫而起,老夫为官一日,必然会照拂于你。”
这边气氛和睦。
但等沈尚书和贾故回了礼部官署,就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翰林院掌院调任侍郎一事。
翰林院这两年搞风搞雨的事太多了。
把冯尚书逼的辞官不说,周侍郎也被弄走了。
因此沈尚书对新任右侍郎,是多有意见的。
他甚至想起贾故的好来。
甚至还和贾故回忆起了他们一起在太常寺公办、一起在礼部冯尚书手底下做侍郎的日子。
贾故和新侍郎气场不和不是一两日了。
他自然接受了沈尚书示好。
两人成了临时同盟,部务会议上,同进同出,打定主意不让礼部沦为这位前任翰林掌院独断之地。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