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含笑点头,又嘱咐她:“那我便去与史家说,让他们请官媒,先换庚帖。等下小定,我再把家里那架紫檀嵌玉大屏风送来,权当给宝钗添箱。”
等薛太太回府,宝钗闻得母亲回话,只轻轻“嗯”了一声,方起身望向窗外。
春末的日光薄而软,像一匹新织的纱。
她心底澄明,高门贵第,自己在荣府便已经见识过了。
内里也就那样。
待繁华散尽,方知安稳最难得。
史家虽非至尊权贵,却有世袭爵名、有姑表连宗、有母亲认可的踏实未来。
对这自己来说是最好的归宿。
夜里,薛姨妈抚着女儿肩头,哽咽道:“我儿,娘对不起你,管束不了你那惹祸的兄弟,便是有你舅舅和姨妈在,也只能给你寻这等门户……”
宝钗却含笑摇头:“娘说哪里话?巡检虽小,也是朝廷命官。门户虽低,却与姨妈家和舅舅家是通家之好。女儿只求白头相守,不求锦上添花。”
一番话,说得薛姨妈泪如雨下,却也将心头大石彻底放下。
窗外新月如钩,细细弯弯,正似女儿此后人生,不必耀眼,却要平安顺遂。
宝钗定过亲后,湘云禀了老太太一声,便约了黛玉和邢岫烟一起去薛府看她。
彼时正值仲春,荣府后园的梨花开得如雪,微风一过,花瓣纷纷扬扬,像下了一场温柔的雪。
湘云性子急,一早便遣了丫鬟到黛玉住处请人。
黛玉因夜里贪看诗书,起得晚了些,听得湘云来请,便披了件月白绣折枝梅的斗篷,扶着紫鹃慢慢走来。
邢岫烟已先在大观园等着了,三人会齐,一同上了马车往薛府去。
薛府内院,宝钗正坐在窗下绣一架鸳鸯枕屏,见她们来了,忙起身相迎。
湘云一进门就笑道:“好个宝姐姐,如今是准新娘了,竟躲在这里享清闲!”
宝钗羞得红了脸,拉着她坐下,又命莺儿奉茶。
黛玉细细打量宝钗,见她穿着家常的蜜合色小袄,鬓边只簪一支白玉钗,越显得淡雅如兰,便笑道:“如今你定了好亲,我们也不敢闹你,只来讨杯喜酒吃。”
宝钗低头一笑,声音温柔:“你们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
四人围坐,说了好些闲话。
湘云说起自己大婚时的趣事,引得众人笑成一团。
黛玉便打趣宝钗:“等你出阁,我送你一首新诗,题目就叫《咏史巡检夫人》。”
宝钗笑着去拧她的嘴,屋里顿时热闹起来。
说到亲事,邢岫烟也红了脸。
原来薛家与邢家早在去年冬天说定了,她与宝钗堂弟薛蝌的婚事。
等她们晌午要回荣府时,薛太太也特地跟着送她们回来。
顺便去东院与邢夫人商议:“我家宝钗的吉日已选好,还有薛蝌也不小了,我的意思,先接岫烟过门,再送宝钗,也免得两桩喜事冲撞。”
邢夫人能给侄女儿谋个富太太身份,自认为已是尽心了。
便不大管这些细处,此时听得薛太太一番话,又兼王夫人在旁劝道:“都是转着圈做亲戚的,让薛家先娶后嫁,也显咱们家体面。”
邢夫人便连连点头道:“我也是一心为你们好的,只要不失了礼数,让人轻瞧了蚰烟去,我就但凭你们安排。”
如此皆大欢喜。
刚从薛家回来的岫烟得了消息,羞得抬不起头,只拿帕子掩了脸。
湘云却拍手笑她道:“好呀!宝钗姐姐嫁了我家堂兄弟,你又进了薛家门,如今咱们三个竟都成了亲戚了!日后再聚一起,作诗吃酒,才不辜负这缘分。”
黛玉也笑,却见蚰烟低头不语,便轻轻握住她的手,温声道:“你莫怕,薛家兄弟我知道的,我夫君说他是个稳重人。何况有大太太和二太太给你做主,你只管安心出嫁。”
邢蚰烟抬眸,眼中水光一闪,反握住黛玉的手,轻声道:“我知你们疼我。只是想到从此离了园子,离了你们,心里总不好受。”
一句话,说得众人都有些黯然。
湘云强笑道:“快别做这儿女之态!咱们又不是天涯海角,不过隔了几条街,想聚便聚。”
而黛玉也拉众人到窗前,看那如雪梨花,笑劝她们,“人生聚散,譬如这花,开时共赏,落时各自珍重,也就是了。”
待日影西斜,春风吹得绣帘微微鼓起。
几人又说了一回闲话,方各自散去。
岫烟扶着丫鬟,缓缓回紫菱洲,心里却想着薛蝌的模样,不知他是否也如她一般,暗暗欢喜这桩亲事?
而此时西北的风沙刚停,西北的驿马便踏着春光进了京。
门上送来了贾珊的亲笔,徐夫人拆开一看,便眉开眼笑。
六姑娘平安产子,武达给儿子取了名,叫阿烈。
她忙与冯姨娘一起收拾,找出来血燕十盏、老参六枝、西北难见的绣褓三副,并五百两雪花纹银,托了可靠镖局,直送西北。
冯姨娘犹觉不足,又添了两罐蜜渍枸杞,和好多江南鲜布,道是给珊姐儿补气血,让她春日出门是光鲜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