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故与徐夫人前脚刚走,老太太便倚在软榻上,半阖着眼想事。
忽听廊下环佩叮当,凤姐突然掀帘进来,嘴角含笑问,“老祖宗,北静郡王妃那边派人传信来说想与咱们更亲近一些……咱们不告诉三老爷三太太?”
老太太扶着鸳鸯的手坐直身子,止住了凤姐未说完的话。
她教凤姐说,“今时不同往日,太上和甄太妃都去了,皇太后在宫里修养。她们还当从前,只说几句话,就做了主,只派人传一句话,就让咱们去捧着她家姑娘回来,那是不成的。
人最要会看清形势,先咱们家几位老太爷在的时候,他们是怎么个态度,如今咱们回到八公之首的位置了,其他几家都认了,他们也该回到原来的态度来。”
这话符和凤姐脾性,但老太太跟前,她一贯是说奉承话的,“还是老太太英明!要不说咱们年轻,火候还不够,这府里上上下下,还得您老人家把舵呢。”
贾母被她逗得展眉,指尖点点她额头:“猴儿,就你嘴甜!既如此,你且听着,往后不论哪个亲友旧故来,咱们面上都一样的热情,但他们要是想托事求上门来,那就得看爷们在外头的说法了。”
等贾故这边,他和徐夫人从老太太那出来。
回了西院后,徐夫人捧了盏蜜水,也在给贾故说,“今儿北静郡王府的管事媳妇去了老太太那儿,坐了一炷香,脸色不甚好看。”
贾故偏头问她,“她们来说些什么?”
徐夫人摇头,“说的什么我不知道。不过她们走后,老太太院里打扫婆子说,老太太该是不高兴的。她从鸳鸯脸色上看出来的。”
贾故想,要是什么正经事,老太太不会不说。
而且北静郡王又没实差。
最近皇亲宗室因为出了一位太子妃风头正盛。
像不是宗室的四王,就很容易被人忽略了。
说起王爷,很少有人直接想到他们。
所以便是有事,他们不来找自己。
那便是不想与自己对话。
贾故已经有不用热脸贴冷屁股的底气了。
他也不在乎他们和老太太说了些什么。
若是支持贤德妃,让贾故这一房利益受损的话。
嗯,大家都知道了。
贾故在外头十分注意手段行事,生怕有一点差评,连累自己大儿、二儿。
但是对于贾家人。贾故的态度是,自己救了贾家人,使他们不落个白茫茫一片什么都无的下场,他们也该知足了。
若是他们不知足,贾故是能狠的下心使阴招的。
所以他笑徐夫人,“夫人真乃贤妻也,为夫让夫人看着府里,夫人就办妥帖了。”
徐夫人眨眼笑回,“那可不,趁之前凤姐有孕,放下管家权的时候,我还往门房、二门处,大观园那里,都塞了咱们自己人。
府里有风吹草动,我一定给老爷盯仔细了。”
听她如此回话,贾故便笑着拱手作揖:“府里有夫人运筹帷幄,我省心多了。”
徐夫人听高兴了,才去找管事媳妇,让他们去请官媒来,定好去陈府提亲的事。
徐夫人去点给陈家的登门礼了。
贾故趁这个时候写帖子给史家,给他们说了贾珲的亲事。同样托他们给岭南那边带话,最好能不声张的,先低调定亲。
免得太惹眼了,那就不好了。
等徐夫人将礼什么的都备好了,又派人去赵氏、贾玮、冯姨娘那边都说了。
她再回来时,贾故也把帖子完了。
徐夫人拿着要回给史家的帖子看了一会,突然与贾故感叹,“我比老太太,还是有太多不足。”
贾故想,就算在红楼里,贾家子孙没能力在官场混好,那老太太也曾为了贾家子孙富贵努力捧出来一个贤德妃。
但她曾经的队友是能做尚书令的史侯父亲。是能在其他几个国公府降等袭爵时以国公身份做结局的夫君。
等他们都去世了,她的队友换到自己两个儿子身上时,这时前朝的权力贾家根本无力去争取。
老太太对于这种情况太无助,才把希望寄托在元春身上过糊涂日子。
所以他与徐夫人说,“老太太先为史侯,尚书令女,又做了几十年国公夫人。历经风雨,心中自有谋略。
等夫人到了老太太年纪,很多事也会清楚明白,胜晚辈一筹的。”
既然是结盟,贾故和徐夫人带着贾玮和官媒一起去了陈府。
前厅,威镇将军带着儿子已候多时。
见贾故领贾玮进来,他虎目微眯,笑着抬手:“贾侍郎亲至,寒舍蓬荜生辉。”
威镇将军比贾敬同龄。
如今贾故儿子要娶人家的孙女,还有点不好意思。
他忙拱手回礼,笑说,“老将军安好。今日上门叨扰,是为了我家这个小子。”
贾故说着,侧身让贾玮露出来。
威镇将军看着贾玮大笑,“四公子龙虎精神,颇有老国公风范!”
被这样当面夸奖,贾玮一脸受宠若惊。
他在家里兄弟里平平。连亲姨娘都没有昧着良心说他是独一份的好,但是他也是喜欢被夸赞的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