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再过了几日,夏末午后蝉鸣依旧聒噪,荣府西院葡萄架下,斑驳日影在青砖上晃成碎金。
贾故半倚在湘妃竹榻听小七背千字文,听他停顿时,指尖轻叩小几问,“下一句不记得了?”
贾璟垂手立在榻前,脑门沁出一层细汗,“记得,记得,就是,爹,咱们吃碗冰酥烙再继续背吧?”
贾故还没训他,门帘“唰”地被人从外头掀起,一股热浪卷着蝉声闯进屋里。
守门的小厮侧身让出一条道,明绎弯腰跨过门槛,玉冠下的额发被汗水粘成几绺。
他先拱手,再咧开一口白牙,笑得心虚,“岳丈大人好,我父王想请七弟过去玩两日。”
贾故抬眼,眉峰慢慢挑高,“找谁?小七?”
明绎凑近两步,小声解释,“父王和夏太傅在外天池草坑里蹲了整整三日,一条鱼影未见。母妃念叨,再钓不着,父王就要回府烦人了。”
“我家小七就是运气好。”贾故笑了一声,他真怕郑亲王再叫自己一起去喂蚊子,所以虽脸上摆出满脸不舍长叹一声,却毫不犹豫的放手说,“罢了,让小七去陪王爷解闷吧,你可要照顾好他。”
说完,就让人去寻徐夫人给小七收拾两件衣服来。
没一会儿,帘外脚步细碎,徐夫人扶着门框探头说,“老爷陪着一起去吧,小七年幼,我不放心。”
本来悠哉悠哉坐着吃冰镇瓜果,顺便打听玥姐姐消息的明绎忽然脸色一僵,扇子“啪”地合上,尴尬地挠了挠眉尾,“那个,岳父……还是不要去了。”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父王说,自从约上岳父一起,就钓不着鱼,肯定是岳父不得鱼大仙喜欢,特意吩咐我,千万别让您去。”
贾故嘴角抽了抽,撇出一个无声的冷笑,“迷信!孔圣人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明绎夹在老丈人和亲爹之间,只能笑的谄媚,口中敷衍,“是,圣人说的对,那什么,岳父、岳母,我这就带着七弟走了。”
贾故才不跟一个钓不着鱼的迷信老头计较,他懒懒抬手,掸了掸衣摆并不存在的灰,一脸嫌弃,“赶紧走吧!明儿下午,我叫他三哥去接他!”
没几日。八月初,老太太过寿,流水席从七月底就开始了。
正日子这天,暑热的尾巴还没消,听说有北静郡王来,贾赦、贾政、贾故三人并肩立在迎客的水檐下,衣襟熏了沉水香,廊下铜盆里堆满了冰,袖口却掩不住微微汗意。
谁想北静郡王未到,却见夏太傅带着几名随从缓步而入,贾赦忙哈腰,贾政揖手,贾故热情搀扶。
为了引太傅上座,连未到的北静郡王都不顾了。
不想夏太傅花目光只淡淡扫过三人,轻点下颌,连“免礼”都省了。
这是圣上亲师,虽如今只挂着闲职在家养老,可谁也不敢不尊重。
贾赦捧茶倒酒,命人给老太傅点戏,后一步来的北静郡王也客气的坐在其下首,问老太傅身体可好。
直到小七带着顺子、喜儿来前厅找爹。
夏太傅绷了一路的眉梢倏地松开,眼底漾出温软波纹,竟俯下身去,掌心在小七发顶轻轻摩挲,“前儿我跟郑亲王去钓鱼了,见着你们家小七了,这孩子旺我。我打算收他做关门弟子!你们觉得如何?”
贾故一听,腰杆“嗖”地挺直,眼角几乎要飞到鬓边,激动的应和老太傅的话,“对对对!我们小七啊,就是旺长辈!您瞧,自他出生,他二哥中举,我做父亲升迁,他大哥紧跟着就中了进士!咱们家这日子,就跟芝麻开花似的节节高~”
贾赦在后头跟着呵呵笑,“您老人家赏脸,小七,快磕头叫先生!”
小七干脆磕头,唤了一声,“师父!”
夏太傅点头,“乖徒儿。”然后就转头给贾故说,“改日让小七搬我那住几日。”
贾故心里怀疑这是想带小七钓鱼。但是面上却笑着应了,“您不嫌他麻烦就好。”
等檐下残阳将坠,荣府送走老太傅和北静郡王。
贾政立在寿堂外的石阶上,瞧见跟在茂哥儿和兰哥儿后头打转的小七。他笑着招手,将三个孩子都抱了抱。
说来二哥贾政这段日子努力办差是有用的,京察时工部将他保列一等。
老太太寿诞一过,吏部调令便来了,贾政外放外省学政,即刻出京。
贾政领了调令,连忙去工部交接。
荣庆堂里,老太太攥着帕子,眼圈微红,连声吩咐王夫人:“多带些厚衣裳,这马上就要冬秋了……”
王夫人弯腰称是,又说要给贾政安排随行伺候的人。
等贾政回来,先朝老太太深深一揖,说,“儿身负皇命,不能陪伴母亲身边,望母亲保重自己。”
老太太也抹着眼泪叮嘱他,在外要照顾好自己身体。见他应了,才放他出来。
等贾政回了前院,正准备召清客来,问他们谁愿意陪自己远行时。
正好贾故来寻他说,“二哥,我之前做知府的时候有个书爷,是林妹夫族弟。他熟悉外省地方事物,又有秀才功名,二哥可以带他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