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巳日,水暖风和。
卯初,荣府西角门外车马齐备。
贾珂派来引路的管事垂手给徐夫人回话,“从太太家去的路上有一家道观,珂二奶奶提前叫人送了帖子,让观主给府里姑太太做一场法事。等祭拜完姑太太再去赏景的住处,珂二奶奶就该把太太们这几日吃的用的都安排好了。”
徐夫人点头,“还是你们奶奶想的周到。”
黛玉在一旁听了,朝徐夫人敛衽一礼:“多谢舅母和大姐姐为我操心了。”
徐夫人笑,“不过是吩咐人去办罢了。”
如此一番,行装都收拾好了。
比起他们前日说好的,路上又多了贾珺母子。
一行车马粼粼出城,贾璋和许府管事在前头策马引路,贾瑄坠在最后头跟着。
行不过十里,便见半山翠竹里露出栖云观来。
徐夫人领头下了马车,只见朱漆山门半掩,松风穿堂而过,带着幽微檀香,真是好一派景象。
观主是个鹤发老道,早得了贾珂的帖子,领着两个小童在阶前迎候。见徐夫人一行人来,他拂尘一扬,上前恭迎道,“太太快请, 观里已经布置好了。”
殿中三清像前,供案已排开,古铜香炉里青烟袅袅,黄表纸折成精巧的莲花。
黛玉依着观主指示,亲手拈香三拜。
贾璋立在她侧后一步,也跟着一起拜了下去。
法事毕,观主击磬三声,清音回荡。
黛玉想起母亲,忍不住抹泪。
贾璋看黛玉柔柔弱弱的,风都能把她吹折,伤心流泪都不愿哭出声来,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趁众人转身散去,留黛玉私下与她母亲说说话时,他把贾玥前几日给他的红布包悄悄递到黛玉手里,用只有二人能听见的声音小声说,“妹妹安心与姑母说话,玥姐儿说这个是提运气的,日后我的好运也会分妹妹一半。”
指尖触到温热,黛玉一怔,抬眸对上贾璋诚恳的目光,唇角不自觉扬起。
而转身的贾珺被七弟贾璟和自己儿子一左一右拽着,硬把她拉到刚才看见的池边石栏上坐下喂鱼。
徐夫人见眼前池水被一圈矮竹围着,水色清浅,几尾尺长的红鳞锦鲤曳尾而过,搅碎一池天光。
徐夫人笑着问身后的观主,“这道家也讲究不杀生之说,要在观里留一处放生池吗?”
观主笑了一声,“不大讲究,随心便是。只是往前有个水月寺出了事,有夫人太太们转投咱们道观。为了她们安心修行,老道特意弄的。”
徐夫人无奈一笑,“观主是有大修行者,想法也通透豁达。”
几尾红鳞游弋间,贾玥在家人不远处坐下,俯身去逗鱼。
观里的鱼被喂熟了。
贾玥指尖在水面一点,锦鲤就“泼啦”一声甩尾溅起水珠,落了她一脸。
贾玥抹了把脸,正要说晦气,却听身后传来黛玉的声音,“被锦鲤赏一捧水,玥姐姐好事要来了。”
“盼你这点吉祥话真的有用吧!”贾玥回头去拉黛玉,只一眼便认出她身上新戴的丑布包正是自己之前给三哥随手缝的。
原本贾玥最开始打算做个红豆枕的,奈何犯懒,就捡了一块小的布料,往里塞了七粒红豆,潦潦草草收口。
当时想的是心意嘛,表达一下就行了。三哥也不能嫌弃。
此刻见它竟被黛玉贴身带着,知道自己又成全三哥哄人了。
再想起之前的心思,她忍不住“噗嗤”笑出声,又促狭的看向黛玉身后的贾璋,“这丑东西看着眼熟,倒像我的手艺,可是某人不用心,借花献佛了!”
贾璋还没说什么。
黛玉却低头一笑,把布包拢进袖中后,又挑贾玥礼,“玥姐姐可说错话了,观主还在这呢,念哪家的佛?”
听两个姑娘说话,他们一旁的小道童急忙解释,“不碍事的,不碍事的,我师父说了,不是修道之人,没有坏心祖师不会怪罪的。”
听这个小道童说的好,贾玥得意的冲黛玉扬了扬下巴。
黛玉“嗤”地一声轻笑,俯身跟着其他人一起看鱼,不再与她斗嘴。
赏了一会景,给贾玥找了个空厢房让她换了身衣服。徐夫人瞧着时间不早了。便与观主作别,带着孩子们一起出了道观。
道观前竹林里,贾瑄正与他媳妇金穗数新冒出头的竹笋。
贾瑄手里捏着根细竹竿半蹲着,正拨弄一株刚冒尖的春笋。
他媳妇金穗蹲在他旁边,两人头碰头说话,“都可以做竹笋炒肉吃!”
他们一旁小厮,手里还逮了一只竹鼠,那东西后腿被草绳捆着,仍不甘心地扭来扭去。
见徐夫人出来。贾瑄忙把手中竹竿扔了起身咧嘴笑说,“母亲,我们和观主买了只竹鼠。”
徐夫人眉梢一挑,当即打断他,“不许养。”
金穗忙从贾瑄身后探出半张脸,小声补救:“不养的,母亲,我们吃。小道士说可以吃的。”
徐夫人无奈问金穗,“这会你就不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