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玥为人是有一份聪敏体贴的,知道黛玉没了个亲生的弟弟,总怕她见着他们兄妹斗嘴多思,在埋汰过兄长后,她又接着跟黛玉说话,“说起来,我也在外头去的次数也少,只在兴元府时,见过正月十五的灯会,和端午的龙舟,什么江南烟雨、亭台楼阁,只在书中听闻,还不曾真正见过呢。”
“扬州也有龙舟比赛。”黛玉眼睛一亮,点头说道。
贾璋见两个妹妹都不理他,也没个自觉,只嬉笑道:“妹妹可要多装着银子,江南富庶,为兄带你们一起去耍。”
后头跟来的赵氏听了,转头从随行的侍女荷包里又抓了几把铜钱出来,将这钱往贾玥和黛玉面前递去。“老三这会说的没错,等拜了文昌帝君,让老三老四带着你们一起去外头走一走。”她笑着点了点两个小丫头的脑袋,“像你们这样大的小丫头,正是多看多玩的时候。”
“嫂子,我们俩的呢?”贾璋耍宝跳脚问道。
“我可不要嫂子的钱。”贾玮急忙摆手,示意他和三哥不是一道人。
“你俩也有。”赵氏笑道,“都是你大哥的私房钱,你们花了也有人报账!”
赵氏又给贾璋、贾玮分了一些,贾玮刚还矜持,结果听到大哥报账,他手伸的比贾璋还快。
两个女孩儿出门,赵氏少不得多叮嘱几句,“出了门去,黛玉拉紧了你玥姐姐,千万别跟婆子分开。还有你们身边的小丫头,也跟紧了主子,外头拍花子,最爱你们这样养的细皮嫩肉的小姑娘了!”
“嫂子放心吧,有我们哥俩在呢。”贾璋贾玮保证道。
她们都收拾妥当,一行人才骑马坐车,带着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府,往着文昌帝君庙而去。
江南是许多文人墨客向往之地,文昌帝君香火最为鼎盛,附近自发聚了许多居民房屋,还有两条商铺街道。
林如海带着女儿和妻子家的几个侄儿侄女一起拜了文昌帝君,还好他提前使人来安排,才得了两个挨在一起的小院子供一行人留宿。
林如海今日来拜文昌帝君,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约了同僚好友二三人。文昌庙里自然是要论学的,他带着贾珩兄弟几个一起前去。
贾珩去年过的举人,正是需要引荐提点的时候,贾琏也是长袖善舞,即使出身勋贵,可面对喜好风雅的文人,他也能交际往来,体贴有礼。贾璋贾玮照着两个兄长行事,也有三分模样,平常官宦子弟来往,行个诗令祝酒他们也能说上两句。可等到林如海与同僚引经据典,谈天论地,讨论今年二月春闱之时,他们就支撑不住了。
十年诗书虽未白读,可是在进士举人这样深入论学的人面前,他们可不敢献丑,待贾珩给他们解围,找了护送妹妹的由头,赶紧告退出来。
舅兄家几子在林府住了几月,林如海对他们的水平心中有数。官宦子弟,学识能够撑得起交际门面,能识得真正有才学的人就够了。
他也不为难他们,只留下走科举一路的贾珩和荣国府继承人贾琏,放了他们兄弟俩出去。
烟花三月下扬州,春日来踏青的人多。
贾璋一身宝蓝色暗纹缎袍,手持一柄白纸折扇,装作风流公子模样。贾玥正要笑他装模作样,夏日还没到就带扇子出门了,没想到她一抬眼,路上和贾璋做同一打扮的人不少,不由咋舌,同悄声黛玉道:“江南虽暖,可这才几月?”
贾璋贾玮平日被长兄约束着,还未向今日这样,带着两个妹妹,由自己做主在扬州城里闲逛。
他们一路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看了外头的街摊,还要去商铺里头瞅瞅。
贾玥这个有许多想买的东西,又怕跟丢了两个只管往前头跑的兄长,只能苦着脸拉着黛玉,带着丫头婆子,快步跟在贾璋贾玮的后头。
她双眼紧巴巴的盯着贾璋,生怕两个兄长不靠谱,一个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吓着表妹。
幸而贾璋还记得表妹身体不好,逛了一会,还知道回头问黛玉,“妹妹还走的动吗?琏二哥说在前头酒楼给咱们定了吃食。”
这就得夸赞一番贾琏的周到了,他若真心照顾,当真是体贴的。
黛玉二月花朝节过,才刚七岁。平日出行都有婆子抱着,这会贾璋问起,她便有些害羞的低下了头。
贾玥赶紧拍了拍自己脑袋,表妹娇弱,她刚才急着跟在三哥身后,下意识把她当做自己家那个敢跟她爬树逮猫的六妹了。
黛玉本是想说他们可以慢慢走过去,没想到贾璋直接走到她身前,转身蹲下,她没来得及推辞,贾玥就从背后搂着她往贾璋背上一放。
贾璋毫不见外,背着黛玉起身,颠了两下,口中还道:“表妹可要多吃些饭,我家七妹妹比你还小一岁呢,可比你重一些。”
“玥姐姐,”黛玉被十几岁的表哥当街背起,还讲这些,她急忙朝后看向表姐。
贾玥用连帽披风罩住黛玉的头发,笑道:“妹妹放心吧,以前出门三哥也背过六妹七妹的,不会把你摔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