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清闲的日子过了没两日,冯姨娘的妹妹上门了。
冯姨娘是本地士绅家庭,说是士,是因为族里有几个举人秀才,她亲爹也曾考了个秀才功名,做过当地的里长,家里有点田地铺子家产。
前几年贾故当了知府后,底下有人说她父亲勤勉公正,给举荐做了九品巡检。
冯姨娘的妹妹以前守过三年寡,带着两个孩子在丧夫单过了三年,把家里老婆婆送走后,靠着家里和做官老爷妾室的姐姐,再嫁了个比小四岁的酒楼老板,婚后又生了两个孩子。
他们两口子养着四个孩子,后头又开了两家卖野味小吃的铺子,平日里也不容易,前几年老大结婚生子,冯姨娘还求了贾故,让四少爷贾玮去给他们酒楼撑面子。
他们两口子也是会来事的人,平日有个野趣吃食,便给自己姐姐这边送来,寻常日子里冯姨娘在知府后院里见不着人,她总要借着送东西的名头上门来看一看的。
这次,冯姨妈便是借着送山鸡、鸭绒拉着女儿过来来看冯姨娘的。
说起来冯姨妈她的大姑娘也是命苦,嫁出去生了个孩子,孩子刚周岁便步了她亲娘的路,守了寡。她家婆婆强势,留下了孙儿,把儿媳送来回去,说不要她守着,也不耽搁她再嫁。
见了妹妹和外甥女,冯姨娘总是心疼的。当被叫来说话的贾玫跟表姐说完庙会、社火、随口提起金陵来的堂兄,冯姨妈当即眼前一亮,冯姨娘瞧着她的意思,在第二日请安的时候,她便试探的在徐夫人面前提一头。
没想着叫徐夫人给一口拒绝了,徐夫人只说老爷瞧着侄儿年纪小,想让他再读两本书。
其实徐夫人心里琢磨着,冯姨妈家虽是有酒楼铺子,在城外镇上还有十几亩地的富户,她家姑娘以前见过也是个好的。凭良心讲来,还是贾琥这边差了一头。
不过这还是老爷族里头一次有人来投奔,总要安置的圆满些。
她是知道贾故有些想调回京里的想法的,况且日后家里小子还要回金陵考试,读书,与老家人这边总还要来往。族里那些不会深入来往却还要维持表面和谐的亲戚,还是很需要他们把名头上做好听些。
徐夫人说的不算隐晦,“我知道你是好心,说的亲外甥女也是好的。只是咱们看中的都是实在的东西,所以没那么多挑肥拣瘦的毛病。不过旁的没礼数的人家,就看挑那个名头,咱们自己过日子自是不在意的,可老爷少爷们往外头行走,总想听别人说声好的。”
徐夫人说过这一会,原想着这就算了,没想到过了几日冯姨妈又进府来了,而且还是为着贾琥的亲事。
冯姨妈厚着脸上门,殷勤的拉着冯姨娘的手,面上仍是笑意晏晏,“姐姐放心,这次不是我们家大姑娘,是和我们家一条街做生意的布庄老板孙家的姑娘。”
冯姨妈凑在冯姨娘跟前,拍着胸脯给她说,“他们家的姑娘识字,和贾家少爷有话说!而且孙家老板大气,直接和我家老李说了,若是能和知府家里连亲,愿意陪嫁一家地契伙计都带的针线铺子。”
冯姨娘自个都没想到妹妹这么豁达,女儿被嫌弃了,竟然还能笑脸上门,说的还真是门好亲,给操心到这份上。她捏着帕子,犹豫道:“听着是个好人家,可是你跟她们说了贾琥情况没有?孙家既然看的是老爷,贾琥这边,总要先跟老爷夫人说的。”
冯姨妈双眼一瞪,“姐姐当我是什么人,都是一条街的街坊,做媒哪能诓骗人家,自然是说的清楚明白。不过孙家老板说了,人瞧得就是这份贵气……”
冯姨娘见她说的明白,才笑着推了她一把,“你倒是有一份心胸,叫那小子能遇见好人家姑娘。”
冯姨妈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只笑不语,她当酒楼老板娘,做惯迎逢来往的事,看上这个穷小子,不过是想叫自己家和知府大人家关系更好,不然她也看不上要拉扯弟妹,没有父母帮衬,还没有家资的人家娶自己长女呢。
如今还能贴脸上门,自然是得了布庄老板的好处,做酒楼生意的,进门都能赔个笑脸,为了置气有好处不要才是稀奇。
冯姨娘见妹妹坚持,到底是叫外甥女被嫌弃了,心里头有亏欠,所以吩咐丫头招呼妹妹,同她交代了一句,“你且在这等着,我去正房问一头,若是再不成,可别白操心这些了。”
说完,她又厚着脸皮去寻徐夫人了,正巧贾故也在,坐一旁听冯姨娘讲了一嘴。
贾故没想到贾琥来还没半月,就有人为他的亲事上心了,不禁笑道:“那小子虚岁才十六,比咱们家老三还小点呢。”
“璋哥那是老爷心里有成算,想叫他先立业。他未来有老爷看着,不怕没有好人家的姑娘。”徐夫人拒了冯姨娘一回,又觉得她这次说的这个还是不错的,便劝道:“他们兄弟两不是还有个妹妹留在大伯家里?老爷想让他多读几年书,也得找个人给他照顾弟妹吧。若读书没个成果,错过这个好的,日后想要攒钱开个铺子,也是一番为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