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龄大些了,但吃不饱,加上营养不够,所以还是干不了重活,还有就是天气变化快的话,第一个病的也是他,但就拔个草,上个山啥的也还行,不挑重担就行。
周一方打来水,胡乱擦了两把脸,“我今天恐怕不行,我想到镇上去看看,看看有没有活。”
“你一个人成吗?要不让三郎跟你一起?”胡云喜扫完地,把扫把靠在一边,脸上带着几分担忧。
周一方沉声道:“不用了娘,我有伴儿,大毛二毛跟着一起去呢。”
大毛今年二十二,去年刚娶媳妇,今年他媳妇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家里老的老,小的小,都是要吃饭的。
天旱,地里的庄稼也不晓得能不能捞得到吃,没法子,昨天周一方说了一下自己想法,想去找活干,大毛就说让带上他一个。
二毛是他弟弟,跟周一方同岁,家里穷啊,攒了那么多的钱也就只够大毛娶媳妇,而且还是拖到了二十多,二毛也就顾不上了。
听到有伴儿,胡云喜也就不担心了,“那我给你拿点钱吧,你带着,以防万一,若是饿了赶不回来,那就在镇上吃点。”
都说穷家富路,不管远近,钱得带上。
“要不了这么多,我拿五文就行,”周一方没拿太多,就接了五文钱,随后对着周清道:“二妹,你先给我烧两个洋芋,或者贴两个玉米饼子,我带着路上吃。”
在镇上吃饭?周一方从来没想过,那镇上的东西成贵了,一碗面,汤汤水水的,也不实诚,就卖个十文钱,而且还是素的,压根吃不饱,在他看来,纯浪费钱。
“诶,我晓得了。”周清应了一声,去篮子里摸了两个洋芋出来,放火塘的余灰里埋上。
用灶灰先埋上,再盖上一层红彤彤的火炭,这样洋芋熟得特别的快。
这洋芋,也算是主食之一,但刚传播起来没多久,她们家也才种了两年。
第一年,朝廷给发的种子,安排人下来教她们怎么种,这些东西,一来没见过,二来没吃过,不少人都不敢试。
都怕糟蹋了土地,而周春成,在听说产量高以后,二话没说,拨了一亩地出来试种,在那时候,胆子算是闷(大)的了。
毕竟别人家就拿两三分地试一试,他直接试了一亩,当然,收获还挺让人意外的。
虽然第一年经验不足,但它亩产也达到了六百多斤,这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那个玉米亩产1到2石,小麦亩产0.5到0.8石,水稻亩产1.5到2.5石的时代,亩产六百多斤,还是在没有种植经验的情况下,真的是让人大吃一惊。
最主要的是口感好,还饱腹,不管是煮着吃还是烧着吃,都特别好吃。
周家就尤为喜欢把洋芋烧熟了一分为二,然后中间夹上水豆豉,薄荷叶子那些,吃起来香得没边了。
——
ps:物价我都是用的明清时期的,水稻玉米小麦那些农作物的亩产也是查了资料,用的是清朝的(严谨吧?快夸我!!!)
那时候的稻谷一石大约是92到一百斤,两石大米差不多也就是180到200斤左右,出米率是分之60到70,两石稻谷也就是110到140斤大米(亩产)
小麦比较重,一石是135到140斤左右,0.7石差不多就是95到一百
玉米跟小麦差不多一样重,1.5石差不多就是200到210斤(亩产)
喜欢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