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师囊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镇定:“殿下有所不知,我等商会往来于江南各州,商队规模庞大,所运货物价值连城,若是护卫不力,损失惨重。而且近来盗匪日益猖獗,装备若是落后,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殿下放心,只要殿下肯应允,后续还有更多粮食特产送上,绝不会让殿下吃亏。”
司行方也道:“殿下,我等诚心交易,价格方面可以再议。十万石粮食只是定金,事成之后,再送五万石粮食,外加千匹江南云锦。”
范正鸿放下茶盏,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厅内一片寂静,吕师囊与司行方的心跳不由得加快,暗自揣测着范正鸿的心思。
他们哪里知道,范正鸿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方腊在江南招兵买马、囤积粮草的消息,他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方腊动作如此之快,竟已敢明目张胆地派人来幽州采购兵甲马匹。十万石粮食,看似是笔划算的交易,但背后隐藏的,却是方腊谋反的狼子野心。
笃、笃、笃的敲击声戛然而止,正厅内的空气仿佛也随之凝固。范正鸿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反而像淬了寒冰的利刃,让人不寒而栗。
“江南商会?”他轻声重复了一遍,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本王在幽州,也听过不少江南商会的名号,什么徽商、浙商,哪个不是以诚信为本,以和为贵。可像二位这样,一出手就是十万石粮食,张口就要兵甲马匹的‘商会’,倒是头一回见。”
吕师囊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正要开口辩解,范正鸿却抬手制止了他。
“二位从江南来,一路辛苦,想必也听过本王的一些名声。”范正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电,直刺二人内心深处,“本王不喜欢绕弯子,更不喜欢被人当成傻子。方腊在睦州清溪县,聚众数千,自立名号,此事天下皆知。二位身为他的左膀右臂,不在江南辅佐他‘成大事’,却跑到我这幽州,说是为了商队护卫?”
最后四个字,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语气中的讥讽与威压瞬间充斥了整个正厅。
“当真是天大的笑话!”
“扑通”一声,吕师囊与司行方脸色煞白,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范正鸿竟将他们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连他们在方腊麾下的官职都了如指掌。
赵持盈见范正鸿沉吟不语,便开口道:“二位的诚意,殿下已经知晓。只是兵甲马匹乃是军国重器,并非寻常货物,殿下需好生斟酌。不如二位先在驿馆歇息,容殿下与幕僚商议一番,再给二位答复如何?”
吕师囊与司行方对视一眼,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了,便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殿下和王妃了。我等就在驿馆静候佳音。”
送走二人后,范正鸿立刻召来闻焕章、赵鼎等幕僚,齐聚书房商议。
“王爷,吕师囊、司行方此次前来,定然是方腊的意思。”闻焕章率先开口,语气凝重,“方腊在江南积蓄力量多年,如今又要采购兵甲马匹,其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赵鼎点头附和:“先生所言极是。方腊麾下有数十万教众,若是再配上精良的兵甲马匹,一旦起兵,江南必乱。而幽州与江南相隔千里,看似无关,但方腊一旦成事,朝廷必然会调遣各地兵力镇压,届时幽州的防务压力也会大增。”
“本王知道。”范正鸿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柳树,“十万石粮食,对咱们幽州来说,确实是雪中送炭。但与反贼交易,风险太大。”
赵持盈也跟着进了书房,说道:“王爷,依臣妾之见,此事可以答应,但需设置一些条件。一来,可以趁机获取粮食,缓解军中补给压力;二来,可以拖延时间,探听方腊的虚实;三来,也能让朝廷误以为王爷与方腊有所勾结,放松对幽州的警惕,为咱们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王妃所言甚妙。”闻焕章眼中一亮,“咱们可以答应给他们兵甲马匹,但要分批交付,而且要以江南的特产和粮食作为交换,绝不收取金银。这样一来,即便日后事泄,也能辩称是纯粹的物资交易,并非通敌。”
朱武补充道:“另外,咱们可以在兵甲马匹上做些手脚。比如,甲胄的防护性能稍作削减,马匹挑选一些看似强壮实则耐力不足的。同时,派心腹之人跟随商队前往江南,暗中打探方腊的兵力部署和粮草储备。”
范正鸿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好,就依你们所言。明日回复吕师囊与司行方,答应他们的交易,但要按照咱们的条件来。粮食和特产必须先运到幽州,验收入库后,再交付第一批兵甲马匹。后续的交付,要看他们的诚意。”
他顿了顿,又道:“另外,密切关注朝廷的动向。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汴梁,打探皇帝和枢密院的态度。同时,传令下去,加强幽州城的防务,整肃军纪,做好随时应对变故的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水浒,猎国之武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水浒,猎国之武正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水浒,猎国之武正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