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周延儒!”赵烈将册子拍在桌上,语气冰冷,“朕还以为他是个正直的首辅,没想到竟是这般货色!王怀安刚倒,他便想着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眼中还有朝廷与陛下吗?”
张二牛闻言,顿时怒拍桌子:“侯爷!这等奸贼,就该像收拾王怀安那样,将他揪出来,重重治罪!”
陈六摇头道:“二牛兄稍安勿躁。周延儒身为内阁首辅,根基深厚,党羽众多,且行事极为隐秘,与王怀安的张扬不同。若无确凿证据,贸然动他,恐怕会引起朝堂大乱。”
秦峰附和道:“陈六兄所言极是。周延儒深得陛下信任,且朝中不少官员都依附于他,如今我们虽有这本册子,但仅凭这些记录,还不足以将他扳倒。一旦打草惊蛇,反而会让他更加警惕,日后想要搜集更多证据,便难上加难了。”
赵烈沉默片刻,缓缓道:“秦峰说得对。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从长计议。陈六,你继续暗中监视周延儒等人的动向,搜集更多确凿证据。王二柱,你挑选几名精干亲卫,协助陈六行事,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暴露身份。”
“属下遵命!”陈六与王二柱同时躬身应道。
“侯爷,”王勇开口道,“如今抄没王怀安的家产已悉数充入国库,陛下龙颜大悦,昨日已下旨嘉奖了负责查抄的官员。只是,这笔巨款入了国库,恐怕会让不少人眼红,尤其是周延儒一党,说不定会想方设法从中牟利。”
赵烈点头:“此事我已有预料。我已奏请陛下,将这笔款项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河南、陕西两地的赈灾与恢复生产,一部分补充漠北军及各地边军的军饷与军械,剩下的则作为国库储备,由户部专人看管,每一笔支出都需陛下亲批,任何人不得擅自挪用。”
“侯爷考虑周全!”秦峰赞道,“如此一来,既能堵住宵小之徒的觊觎之心,又能将款项用在实处,可谓一举两得。”
众人又闲聊了片刻,回忆起在漠北征战的岁月,感慨万千。张二牛又兴致勃勃地讲述着斩杀罗汝才的经过,唾沫横飞,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赵虎与张虎则说起了漠北军如今的训练情况,言语间充满了自豪;王二柱则汇报了亲卫营的布防情况,确保赵烈在京中的安全。
与此同时,内阁首辅周延儒的府邸内,一场秘密的议事正在进行。周延儒身着紫色官袍,端坐在上首,脸色阴沉如水。下首坐着礼部主事吴昌时、吏部文选郎中李嵩等人,皆是他的心腹。
“王怀安这颗棋子,终究还是没能保住。”周延儒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与忌惮,“没想到赵烈竟如此厉害,不仅平定了河南、陕西之乱,还能抓住王怀安的把柄,一举将其扳倒。”
吴昌时笑道:“首辅大人不必太过担忧。王怀安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死不足惜。只是,他被查抄出数千万两白银,悉数充入国库,赵烈因此更得陛下信任,这倒是个麻烦。”
李嵩附和道:“吴大人所言极是。赵烈如今手握漠北军兵权,又深得陛下器重,风头正盛。他年纪轻轻,便已封公拜将,若再任由他发展下去,恐怕日后会威胁到首辅大人的地位。”
周延儒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本首辅岂会不知?赵烈此人,野心不小。此次他揪出王怀安,看似是为国除害,实则是在树立自己的威望,拉拢民心。如今他又手握查抄巨款的分配之权,更是如虎添翼。”
“那首辅大人,我们该如何应对?”吴昌时问道。
周延儒沉吟片刻,缓缓道:“眼下不宜与他正面冲突。赵烈刚立大功,陛下对他信任有加,此时动他,无异于自讨苦吃。我们只需暗中观察,等待时机。”
他顿了顿,继续道:“王怀安虽死,但他留下的空缺,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户部侍郎一职至关重要,关乎粮草军械的调度,一定要安插我们的人。另外,赵烈奏请陛下将查抄款项用于赈灾与军饷,看似无可挑剔,但我们可以在其中做些文章。比如,在赈灾款项的发放过程中,安插亲信,从中牟利;在军饷的拨付中,故意拖延,给赵烈制造麻烦。”
李嵩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首辅大人高见!如此一来,既能从中获利,又能打压赵烈的气焰,可谓一箭双雕。”
吴昌时补充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散布一些流言蜚语,说赵烈拥兵自重,意图不轨。虽然陛下未必会信,但久而久之,难免会对他产生猜忌。”
周延儒点了点头:“此计可行。但行事务必隐秘,不可留下把柄。赵烈心思缜密,手下能人众多,尤其是他那个亲信陈六,在京城潜伏多日,连王怀安的事情都能查到,可见其手段不一般。我们行事,一定要万分小心。”
“首辅大人放心,我等定会谨慎行事!”众人齐声应道。
周延儒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赵烈,你想踩着别人的尸骨上位,也要看看本首辅答不答应!这大明的朝堂,还轮不到你一个毛头小子来做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