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城楼的血迹还没来得及清理,暗红色的冰棱挂在城垛下,风一吹就发出“咔嗒”的脆响。赵烈攥着山海关送来的急信,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信上的字迹被血渍晕开了大半,最后几行“鞑子步兵漫山遍野”“城防恐难支撑三日”的字样,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紧。
“将军,李将军、张将军他们到了。”亲兵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赵烈抬头,只见李定国、张彪、沈炼、李达四人快步走来,每个人的盔甲上都还沾着战场的血污,脸上却带着刚打完胜仗的疲惫。
“诸位,山海关出事了。”赵烈把急信递过去,声音低沉,“后金七千骑兵只是幌子,他们还藏了数万步兵在关外,现在已经开始猛攻山海关了。”
四人传阅急信,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张彪忍不住骂道:“狗鞑子真会藏!咱们在东直门拼得死去活来,他们居然在山海关搞这么大的动作!”
李定国皱着眉,手指轻轻敲击着城墙:“山海关是京城门户,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可咱们现在兵力分散,京城需要防备屯布禄的残部,东直门刚经历大战,能调动的兵力不多。”
沈炼也点头:“锦衣卫剩下的人手要负责京城治安,卫所兵战斗力有限,能派去山海关的,恐怕只有京营的弟兄和宣府援军了。”
赵烈沉默片刻,突然抬头:“宣府援军刚到东直门,还没休整,不能立刻调动。保定营前面只来了两千人,后续三千人马应该快到了,他们可以暂时接管京城防务。至于山海关,必须派一支精锐去支援——张二牛的漠北骑兵快到了,让他们直接去山海关!”
“让漠北骑兵直接去?”李达愣了一下,“可他们刚长途跋涉,会不会太累了?”
“没时间休整了。”赵烈摇头,眼神坚定,“山海关撑不了三天,只有漠北的重甲骑兵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后金的防线。而且,张二牛的骑兵擅长平原作战,正好能对付后金的步兵方阵。”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调动漠北骑兵和宣府援军去山海关,需要陛下的授命。我必须立刻进宫,向陛下奏报军情。你们留在这里,安排保定营后续人马入城,接管东直门和正阳门的防务,同时密切关注通州方向的屯布禄残部,一旦他们有动静,立刻派人报信。”
“是!”四人齐声应道。
赵烈转身,快步走下城楼。亲兵已经备好了马,他翻身上马,朝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街道上的百姓看到他一身血污的盔甲,都纷纷让开道路,有人甚至对着他的背影拱手——东直门的胜仗已经传遍了京城,百姓们都知道,是这位赵将军带着士兵们守住了京城。
赵烈没有心思理会百姓的敬意,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见到陛下,拿到调兵的旨意。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的雪沫子打在马腿上,他却感觉不到丝毫寒意,只觉得胸口有一团火在燃烧——那是守护家国的决心,也是对后金侵略者的怒火。
皇宫的午门外,守卫的士兵看到赵烈来了,连忙上前迎接。赵烈翻身下马,快步走进午门。太监看到他一身盔甲,连忙上前:“赵将军,陛下正在金銮殿议事,您这是……”
“军情紧急,我要立刻见陛下!”赵烈语气急促,不容置疑。
太监不敢耽搁,连忙跑进金銮殿通报。没过多久,里面传来崇祯皇帝的声音:“宣赵烈进殿!”
赵烈整理了一下盔甲,深吸一口气,大步走进金銮殿。殿内烛火通明,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憔悴,眼下带着浓重的黑眼圈——显然,这些天他也在为京城的防务忧心忡忡。
赵烈走到殿中,单膝跪地:“臣赵烈,参见陛下!”
崇祯皇帝看到他一身血污,连忙说道:“赵将军免礼!东直门的战事如何了?你怎么会突然进宫?”
“回陛下,东直门的战事暂时平息,宣府援军已经赶到,击退了屯布禄的五千骑兵。”赵烈起身,语气凝重,“但臣此次进宫,是有更紧急的军情要向陛下奏报——山海关出事了!”
“山海关?”崇祯皇帝猛地站起来,龙椅发出“嘎吱”的声响,“山海关怎么了?”
“后金在山海关外藏了数万步兵,如今已经和七千骑兵一起,对山海关发起猛攻。”赵烈递上急信,“山海关守将派人送来急信,说城防恐难支撑三日,请求陛下尽快派援军过去。”
文武百官顿时哗然,议论声四起。兵部尚书连忙上前:“陛下,山海关是京城门户,绝不能失守!臣建议立刻调宣府援军和京营士兵,驰援山海关!”
“不可!”户部尚书立刻反对,“宣府援军刚到京城,还没休整,京营士兵在东直门也有伤亡,若是此时调走,京城的防务怎么办?通州还有屯布禄的残部,万一他们趁机反扑,后果不堪设想!”
两人争论起来,其他官员也纷纷发表意见,金銮殿内一片混乱。崇祯皇帝看着眼前的景象,脸色越来越沉,猛地一拍龙椅:“够了!都别吵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