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风终于褪去了几分凛冽,克鲁伦河的冰层开始消融,岸边的草芽顶着残雪冒出嫩绿。赵烈站在商贸小镇的中心广场上,看着工匠们将最后一块木牌钉在新建成的商铺门楣上——“漠北第一集”四个墨字在晨光下格外醒目,这是他筹备了半个月的成果,也是商贸小镇从“工地”转向“市集”的关键一步。
“将军,所有摊位都安排好了!”张二牛快步跑来,手里攥着一张市集分布图,“大明来的商贩占了东边二十个摊位,卖布匹、铁器、瓷器;瓦剌和兀良哈部的牧民占了西边十五个摊位,卖皮毛、奶酒、手工皮具;中间留了五个摊位,专门给咱们明军的医官和农匠用,免费给人看诊、教耕种。”
赵烈接过分布图,指尖划过标注清晰的摊位区域,又抬头望向广场外围——临时搭建的木栅栏上挂着彩绸,入口处的旗杆上飘着“公平交易,互通有无”的旗帜,连远处的牧民都牵着马、赶着驼,朝着市集的方向赶来,蹄声与驼铃声交织在草原上,透着一股鲜活的热闹。
“再去通知各队巡逻兵,分散在市集四周,遇到争执先调解,要是有人敢强买强卖,直接按规矩带离。”赵烈叮嘱道,“还有,把从宣府运来的第一批绸缎摆在最显眼的摊位,让草原上的人也看看关内的好东西。”
张二牛刚领命离开,巴图尔就骑着马带着瓦剌部落的人来了,他身后跟着十几个牧民,每人的马背上都驮着鼓鼓囊囊的皮毛袋。“赵将军!我们把最好的狐皮和羊皮都带来了,今天一定要换些绸缎回去,给部落的女人和孩子做新衣服!”巴图尔翻身下马,手里还提着一坛奶酒,脸上满是期待。
紧随其后的是兀良哈部的巴彦,他带来的不仅有皮毛,还有几匹刚驯化的小马驹。“将军,这些小马驹性子温顺,适合拉货,要是有人想买,咱们可以用马驹换茶叶——部落的人最近总念叨着你给的茶叶,说比酥油茶还香。”
赵烈笑着接过奶酒,指了指西边的摊位:“你们先去安置货物,等会儿开市时,我会亲自去给大家主持开场,保证今天每个人都能换到想要的东西。”
说话间,宣府的刘掌柜也带着商队赶到了,马车上堆着五颜六色的布匹和锃亮的铁器,还有几箱江南产的瓷器。“将军,我特意多带了些细布,草原上的风大,细布轻便还挡风,肯定好卖!”刘掌柜擦了擦汗,指挥着伙计们卸货,“对了,王盐商也让我捎了两车盐巴来,说算在‘互市调解银’里,给市集添些物资。”
赵烈点头——自从上次与王盐商达成合作,对方倒是越来越配合,看来打通东向商路后,关内商贩对漠北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
辰时三刻,太阳升到半空,广场上已经聚满了人,大明商贩的吆喝声、草原牧民的谈笑声混在一起,热闹非凡。赵烈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手里拿着扩音用的铜喇叭,高声说道:“今日漠北第一集开市!我只有三句话——第一,公平交易,不许哄抬物价;第二,尊重彼此,不许欺负异乡人;第三,有困难找巡逻兵,咱们的市集,要让每个人都能安心买卖!”
话音刚落,广场上就响起一片欢呼,巴图尔第一个举起手里的狐皮,朝着大明商贩的方向喊道:“我这张狐皮,换十尺绸缎!谁要?”
“我要!”一个卖瓷器的商贩立刻应声,抱着两匹绸缎跑过去,两人当场验看货物,一手交皮一手交布,交易做得干脆利落。紧接着,更多人开始交易——牧民用皮毛换布匹、铁器,商贩用茶叶换良马、奶酒,连明军的医官摊位前都围满了人,有牧民来看跌打损伤,也有商贩来问预防风寒的方子。
赵烈走下高台,在市集里慢慢逛着,看到一个年轻牧民正拿着一把铁器犹豫不决,旁边的商贩耐心解释:“这把镰刀是精铁打的,割草快还不卷刃,你用一张羊皮换,划算得很!”年轻牧民咬了咬牙,递过羊皮,接过镰刀时,脸上满是欢喜——有了这把镰刀,往后放牧割草就能省不少力。
走到中间的农匠摊位前,赵烈停下脚步——农匠正拿着系统奖励的“漠北耐寒蔬菜种子”,给围拢的牧民讲解:“这是萝卜和白菜的种子,耐冻耐旱,把种子撒在向阳的土地里,一个月就能发芽,两个月就能吃,比光吃牛羊肉强,还能补充力气。”
一个老牧民皱着眉问:“草原上的土地能种吗?我们从来没种过菜。”
“能种!”赵烈蹲下身,从农匠手里接过种子,“我已经让人在克鲁伦河岸边开垦了两亩试验田,今天下午就播种,你们要是想学,随时可以去看,农匠会手把手教你们。”
老牧民眼睛一亮,连忙点头:“我去学!要是能种出菜来,冬天就不用只吃冻肉了!”
正午时分,市集的热闹达到顶峰,不少交易完成的人开始在广场上野餐,大明商贩拿出带来的点心,牧民拿出奶酒和烤羊腿,彼此分享,原本陌生的人渐渐熟络起来。赵烈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商贸不仅是交换物资,更是拉近人心的纽带,只要能让大明与草原的人多些往来,漠北的稳定就多一分保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