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日子,像杯温吞的白开水,却在细品里尝得出甜。
林砚每天按时上下班,傍晚回来时,总会捎上些新鲜的菜。苏晚则守着画廊,有时画几笔,有时和来串门的街坊闲聊。傍晚的阳光斜斜地照进画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地板上交叠成一片温柔的形状。
入夏后,南方的雨变得频繁。有时是瓢泼大雨,噼里啪啦打在玻璃上,像在敲鼓;有时是毛毛雨,缠缠绵绵的,把空气浸得发潮。
这样的雨天,画廊里总爱来些避雨的客人。有放学的学生,捧着作业本趴在桌上写;有附近的老人,拎着菜篮子,坐在藤椅上听收音机。苏晚总会泡上一壶茶,给学生递块饼干,陪老人说说话,画廊里便多了些烟火气。
林砚不忙的时候,会搬把椅子坐在门口,看着雨幕发呆。苏晚问他在想什么,他总笑着说:“在想,这样的日子真好。”
是啊,真好。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跌宕起伏,只有一茶一饭的安稳,和抬头就能看见彼此的踏实。
七月的一个傍晚,雨下得特别大。画廊的屋顶有点漏水,水滴顺着墙角往下淌,在地上积了个小小的水洼。林砚找来水桶接着,苏晚则拿抹布擦着墙上的水渍。
“明天找人来修修吧。”林砚把水桶往墙角挪了挪。
“嗯。”苏晚擦着墙,突然“呀”了一声。
林砚回过头,看到她指着墙上的一块水渍,眼里闪着惊喜:“你看,像不像只兔子?”
水渍晕开的形状,还真像只蹦跳的兔子,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林砚走过去,伸手在水渍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胡萝卜:“给它加点吃的。”
苏晚被他逗笑了,刚才因为漏水的烦躁,一下子烟消云散。两人蹲在地上,看着那只“兔子”,像两个发现了秘密的孩子。
雨停的时候,天边挂起了彩虹,从护城河的方向一直延伸到巷口。林砚拉着苏晚的手,跑到巷子里看。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腥气,还有青草的香。街坊们也都出来了,指着彩虹啧啧称奇。
“好久没见过这么清楚的彩虹了。”老板娘摇着蒲扇,“这是给晚晚和林先生添喜气呢。”
苏晚看着彩虹,又看看身边的林砚,他的侧脸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嘴角带着笑。她突然想起大学时,也是这样一个雨后,他们在操场看彩虹,林砚说:“以后每年都陪你看彩虹。”
那时的承诺,迟到了八年,终究还是实现了。
晚上,两人坐在院子里乘凉。老槐树的叶子长得很茂盛,像把大伞,遮住了半边天。林砚摇着蒲扇,苏晚靠在他肩上,听着远处的蝉鸣,还有巷子里隐约的笑声。
“还记得那本速写本吗?”苏晚突然问。
“记得。”林砚点头,“在书架最上层放着呢。”
“明天把它找出来吧。”苏晚说,“我想接着画。”
“好。”林砚笑着,“画我们现在的日子。”
画清晨巷口的豆浆摊,画午后趴在画框上的猫,画傍晚一起修屋顶的身影,画雨后天边的彩虹。画那些平淡却闪光的瞬间,画那些被岁月温柔接住的时光。
第二天,林砚果然把速写本找了出来。封面的深蓝色已经有些褪色,边角却被保护得很好。苏晚翻开,里面的字迹和线条都还清晰,像昨天才画的一样。
她拿起笔,在最后一页空白处,画下了昨晚的彩虹,还有彩虹下牵手的两个人影。画完,她在旁边写了一行字:“迟到的彩虹,和未迟到的你。”
林砚凑过来看,伸手轻轻拂过那行字,指尖的温度落在纸页上,像落下一个温柔的吻。
“以后,这本速写本就交给你了。”他说,“把我们的日子,一页页画满。”
苏晚点点头,把速写本放进抽屉,和那封没寄出去的信、那片干枯的银杏叶放在一起。这些承载着过往的物件,如今有了新的意义,不再是遗憾的证明,而是圆满的注脚。
夏夜晚风穿过院子,吹得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画廊里的灯亮着,暖黄的光透过窗户照出来,在地上投下一片光晕。
林砚牵着苏晚的手,走进屋里。画架上,一幅新的画正在慢慢成形——画的是夏夜的院子,月光落在老槐树上,树下有两个依偎的人影,影子被拉得很长,像要一直延伸到时光的尽头。
日子还在继续,像条缓缓流淌的河,没有惊涛骇浪,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温柔。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去的坎,那些深夜里辗转反侧的遗憾,终究在这样的温柔里,化作了嘴角的笑意,和眼里的星光。
喜欢雾里余温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雾里余温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