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及第的声音平和而理性。
“老铁们,看了之前关于徐达后代和各位勋贵的讨论,我觉得有句话得说在前面。”他调整了一下镜头,“我们后人评价历史,实在没必要因为子孙后代的表现,就去牵连或者过度解读他们的祖先。功过要分开看。”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点头附和:“确实。就像魏国公和定国公,从明仁宗朱高炽时期之后,他们更多是作为一种政治象征存在,代表着与国同休的荣誉。本质上,他们和明朝那几十万宗室子弟一样,都是在享受祖先披荆斩棘带来的恩泽。”
网友【西瓜少年】评论:“这么说也挺有道理,祖宗是英雄,后代是普通人,也不能要求个个都成英雄。”
画面一转,出现了刘基(刘伯温)的画像,随后过渡到明末一位武将形象。
“不过,在明末的勋贵中,有一个人的表现非常复杂,值得单独拿出来说说,”“碳水教父”插话道,“就是末代诚意伯——刘孔昭。”
朱及第接回话题:“对,刘孔昭。他是大明开国元勋刘伯温的后代。不过他在历史上的名声……确实不太好。尤其在拥立弘光帝的时候,他为了打击政敌,手段比较下作,甚至编造‘十八孩儿兑上坐’的谣言来攻击他人,政治品格不高。”
网友【午后咖啡】发言:“一听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但是,人的复杂性就在这里。”“叶赫那拉大贝勒”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当南京陷落,弘光朝廷崩溃,许多平日里高喊忠义的文官勋贵纷纷投降时,这个名声不好的刘孔昭,却选择了另一条路。”
天幕上展现出舟山群岛的海图与抗清势力的活动轨迹。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调出资料:“他带着残部退到了舟山群岛,坚持抗清。在那个海岛上,条件极其艰苦,孤立无援,但他一直没有放弃。”
朱及第补充道:“要知道,他当时如果想投降,机会多的是。但他没有。他选择了继承老祖宗刘伯温那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在东南沿海继续打着大明的旗号。”
画面变得悲壮,呈现出海战与牺牲的场景。
“更让人唏嘘的是他的儿子刘永锡,”“碳水教父”语气低沉,“在抵抗清军的战斗中,英勇战死,为国殉葬了。”
“而刘孔昭自己,”“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接着说,“最后的记载是下落不明。在清军对舟山群岛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清剿中,他很可能死于惨烈的海战,尸骨无存。虽然没有像史可法那样明确的殉国记载,但他的结局,大概率是为明朝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网友【宁静致远】感叹:“没想到,最后陪着大明走到尽头的,竟然有他这个‘名声不好’的人。”
朱及第最后总结道:“老铁们,刘孔昭这个人,确实有污点,在权力斗争中用过不光彩的手段。但在大节面前,在所有人都觉得大势已去的时候,他选择了最难、最苦,也是最忠诚的一条路。他没有投降,没有逃避,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满门忠烈。”
“叶赫那拉大贝勒”也感叹:“历史是复杂的,人也是复杂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某一方面的缺点,就全然否定他的其他方面。刘孔昭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忠臣,但在明末那场考验中,他的选择,比无数道貌岸然者要高贵得多。他只是被历史的长河,淡淡地遗忘了。”
奉天殿内,朱元璋目光微动,他未曾想到,刘伯温的后代竟会以这样一种复杂而壮烈的方式,为大明王朝谱写了最后的注脚。
天幕上,朱及第看到评论区的新话题,立刻来了兴致。
“老铁们,还有网友说,提到刘孔昭就不得不提一下鲁王朱以海,还特意点出了他的老祖宗——第一代鲁王朱檀!”朱及第调出朱檀的资料,“这位朱檀同志,在史书上的名声可不是一般的差。”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补充道:“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子,本来挺受重视,封地在兖州。但他年纪轻轻就不学好,迷信方术,乱服丹药,把眼睛都吃瞎了,十九岁就死了。朱元璋对这个儿子非常失望,给他的谥号是‘荒’,意思是昏聩胡闹。”
网友【西瓜少年】评论:“这已经够惨了,还有更劲爆的?”
天幕上浮现出明代宫廷的阴暗画面,隐约可见丹炉与缭绕的青烟。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调出史料,语气变得凝重,根据《明实录》和地方志的零星记载,鲁王朱檀和他的王妃汤氏,为了炼制所谓的,竟然听信方士妖言,残害幼童。
画面中隐约显现出几个孩童的身影,引起了直播间一阵骚动。
网友【晴天娃娃】惊呼:这是什么丧尽天良的事!
碳水教父愤慨地补充:他们相信用幼童的某些器官入药,可以增强丹药的效力。这些无辜的孩子,就这样成了他们求仙问药的牺牲品。
朱及第沉痛地解释道:实际上,这些恶行主要是朱檀主导的,但朱元璋在盛怒之下,却做出了一个残酷的决定。他舍不得处死自己的儿子,于是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汤王妃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