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隐士的见闻”:甚至有传说描绘,有人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见过一位青衣文士与僧人对弈,其容貌气度,像极了史可法。人们传说,他并非逃避,而是在山中等待天下有变,再现身匡扶大明。
朱及第看着这些生动的民间创作,解释道:“大家看到了吧?这些传说在地理上横跨大江南北,在情节上五花八门,但核心只有一个:史可法没有死,他还在某个地方继续战斗,或者等待着归来。”
他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史可法不仅仅是一个将领,他更是一个符号,是‘忠义’的化身。当扬州城破,现实陷入一片黑暗时,人们无法接受这样一盏明灯就此熄灭。相信他活着,就是相信‘忠义’不死,希望不灭。这种集体心理需求,甚至强大到让许多当时的人,包括一些降清的明朝官员,都半信半疑,暗中派人探访,仿佛找到他,就能找到某种精神上的救赎。”
“叶赫那拉大贝勒”也补充道:“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当一个英雄人物承载了过重的时代期望,而他的结局又过于壮烈和悲剧时,民众往往会自发地为他编织‘重生’的叙事。这并非质疑他的忠勇,恰恰相反,这是对他人格魅力的最高认可,是百姓用最朴素的方式,希望好人长存,希望正义不会轻易退场。”
奉天殿内,朱元璋看着天幕,罕见地沉默了许久,最后才长叹一声:“这个史可法……他太孤独了。”
徐达面色沉痛地接话:“上位,为将者最怕的,不是前方的强敌,而是后方的民心离散啊。”
李善长也摇头感慨:“富人只求活命保财,穷人指望有人拯救,这官……太难当了。”
朱标眼眶发红,动情地说:“史可法明知事不可为,却依然坚持到底,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朱棣则带着一丝惋惜道:“可惜他生不逢时。若在太平年月,必是一代名臣,青史流芳。”
天幕中,朱及第做出总结:“老铁们,史可法的伟大,并不在于他是否扭转了战局,而在于在那个举世皆浊的时代,他选择了最难、最正确的那条路。他的死,成为了那个时代气节的最后标杆。”
“即使在他死后很多年,”“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接着说,“江南各地还时常有人打着他的旗号起兵反清。这足以证明,他的肉体虽然消亡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了百姓心里。”
画面最终定格在史可法屹立扬州城头的坚毅身影上,朱及第动情地说:“这就是史可法——一个明明知道前方是绝望,却依然选择用生命去点亮希望的悲剧英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价值,值得用生命去守护;有些精神,永远无法被征服。”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