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丝戏剧性的张力,将北平城那暗流涌动的时刻缓缓道来:
“建文帝的密旨和齐泰等人的计划,通过渠道下达给了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然而,这个看似周密的计划,却出了一个致命的纰漏——为了确保行动顺利,他们需要调动北平都指挥使司的兵马,而这就绕不开一个人:都指挥佥事,张信。”
“这张信,早年曾是燕王朱棣的旧部,跟着燕王在塞外打过仗,对朱棣的为人和能力深为敬佩。突然接到这样一个要他去抓自己老上司的命令,张信内心陷入了巨大的挣扎和恐惧。”
天幕上仿佛出现了张信在家中坐立不安、唉声叹气的画面。
“是忠于朝廷,执行命令?还是念及旧情,通风报信?张信犹豫不决,最终将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母亲。张母听后大惊失色,对儿子说:‘不可!燕王待你不薄,你怎能去做这等事?年前我过生日,燕王妃还亲自来祝寿呢!这是多大的面子,寻常人家尚知报恩,何况君臣旧谊?’”
“母亲的这番话,坚定了张信的决心。他最终选择了冒险,偷偷前往燕王府,将朝廷的密令和行动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仍在‘装疯’的朱棣。他劝朱棣早做打算,是赶紧逃跑,还是……早做决断(暗示自焚以避免受辱)。”
“然而,得知消息的朱棣,并没有立刻表现出任何异常。”朱及第的语速放缓,营造出暴风雨前的宁静。
“日子一天天过去,北平城风平浪静,燕王府更是如同往常一样,甚至显得比平时更‘顺从’。到了张昺、谢贵约定动手的那一天,他们带着兵马来到燕王府外,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就在这时,燕王府长史葛诚——这个已经向朝廷告发了燕王装疯,但表面上仍然深受朱棣信任的“叛徒”——快步跑了出来。他一脸‘忠愤’,对着张昺、谢贵大声禀报,说奉燕王妃和世子之命,已将府内‘图谋不轨、蛊惑王爷’的十几名主要属官全部擒拿捆绑,就等朝廷钦差入府查验收押!”
“说着,他还真就让王府护卫押出来十几个被捆得结结实实、骂不绝口的军官文吏。”
“这一幕,让原本还心存疑虑的张昺和谢贵,顿时大大松了一口气。连燕王妃和世子都‘大义灭亲’了,看来燕王是真的毫无防备!就连原本知情的张信,看到这一幕都有些懵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错了,燕王真的已经认命了?”
“于是,张昺、谢贵彻底放下戒心,只带了十几名亲信护卫,就自信满满地迈步走进了燕王府那洞开的大门。按照他们的计划,先进去‘控制’住燕王及其家眷,‘保护’起来,然后以摔杯为号,让埋伏在府外的几百名精锐士兵冲进来,迅速解除王府八百护卫的武装,大事便可定矣!”
天幕下的众人听得屏息凝神,都能想象出那两名官员志得意满踏入龙潭虎穴的样子。
朱及第还补充了一个细节:“其实,张昺和谢贵此时最担心的,反而不是燕王反抗,而是怕自己手下那些粗鲁的兵丁冲进来后,控制不住局面,万一伤及甚至误杀了燕王、王妃、世子、两位郡王以及那几位郡主,那他们的罪过可就大了,没法向皇上交代。所以行动前,他们是下了死命令的:严禁伤害燕王家眷!”
天幕下的奉天殿前,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张昺、谢贵这一进去,恐怕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结局几乎注定。
但是,知道结局是一回事,身临其境般地感受这个过程又是另一回事。
朱元璋捋着胡须,眼神锐利,虽然面上不显,但微微前倾的身体暴露了他内心的关注。他知道老四绝不会坐以待毙,这平静的王府绝对是布满了刀斧手的陷阱。但他还是想听听,老四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马皇后的手下意识地握紧了,脸上写满了担忧。毕竟里面是她的儿子、儿媳和一群孙儿孙女。
徐达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那可是他的女儿和外孙们啊!
太子朱标心情复杂,既为弟弟的处境感到紧张,又对儿子允炆这番优柔寡断的操作感到无力。
就连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此刻也收起了戏谑的表情,凝神细听。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却不得不承认,老四这家伙,临大事是真能沉得住气!
整个奉天殿的勋贵文武,情感的天平在此刻几乎完全倾斜向了燕王朱棣。
为什么?
因为朱允炆在洪武十一年,还是个不到两岁的奶娃娃,跟众人毫无感情可言。而燕王朱棣,是大家看着长大的皇子,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子,是魏国公徐达的女婿,是常年混迹军旅、很多将领的老部下或熟人!这种情感上的亲近和认同,是天然存在的。
更何况,朱棣此刻表现出的隐忍、果决和身处绝境的不屈,更符合这些沙场老将对一个英雄人物的期待。
他们现在无比迫切地想知道,朱棣究竟要如何用这区区八百护卫,先在这龙潭虎穴般的王府里吃掉进来的官员和伏兵,然后如何控制北平九门,最后……又是如何敢以北平一城之地,去对抗整个朝廷的百万大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