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格外偏爱土豆制品:
“我特别爱吃土豆片、土豆丝,土豆怎么做都好吃。”
冻豆腐、贡菜也一一被纳入选择,八道菜很快选齐,两人起身准备调调料。
调料台琳琅满目,张云雷看着整齐的调料架笑道:“这架子搞得挺隆重啊,布台布得真不错。”
他一边调一边念叨:“香油肯定得有,再来点蒜,醋和糖也不能少。”
主持人惊讶:“你还放糖啊?”
“对啊,我爱吃甜辣口的,就像辣条那味儿。”
他舀了两勺火锅汤倒进调料碗,“吃最辣的锅必须加汤,这样才爽。”
主持人打趣:“你这调的是一碗人生啊,酸甜苦辣都齐了。”
张云雷顺势提议:“我给你调一碗麻酱的吧?”
主持人欣然应允,他一边加韭菜花一边说:
“麻酱里得放点韭菜花点缀,好多店还会做造型,我可不会,凑活吃呗,总比没有强,做人得知足。”
被问到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知足,张云雷眼神沉静下来:“好像从小就这样。
我也挑食,但真饿的时候什么都吃,因为挨过饿,就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主持人追问:“现在想起来会心酸吗?”他摇摇头:“更多的是感谢那段经历,所以我的内心年龄可能有四五十岁了。”
主持人笑着说:“但你长相还是年轻的90后,典型的90后长相、70后内心。”
张云雷哈哈大笑,两人端着调料碗走向餐桌,准备开动。
“欢迎欢迎,就像到自己家一样,别客气啊!”
张云雷再次摆出主人姿态,主持人笑着回应:“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尝尝你调的料。”
张云雷提醒道:“你不吃辣,我这锅特别辣,你先尝尝看能不能接受。”
他解释道:“吃辣能开嗓子,不管是唱歌还是唱传统曲目,我都得吃特别辣的东西,高音才能上去。
每次录歌前,我都得吃点辣椒罐头,吃完再进棚。”
主持人打趣:“你真是热爱辣椒,太像重庆、成都或湖南人了,一点都不像天津人。”
张云雷笑着接话:“我可能更像四川人。”
聊起吃火锅的频率,张云雷说:“没有固定多久吃一次,想吃就吃,有时候不知道吃什么,就选火锅。”
他怀念道:“以前我跟郭麒麟总一起吃火锅,他也爱吃,现在我俩各忙各的,就很少聚着吃了。”
张云雷偏爱火锅的热闹:“火锅特别适合聚会,有锅气显得红火,炒菜凉了气氛就淡了,火锅能吃到半夜都行。
冬天在院里下雪天吃铜锅涮肉,那才叫爽呢。”
餐桌上的照片引起了主持人的注意,张云雷介绍:“这是我在家吃火锅,应该是大年三十,实在不知道吃什么就吃火锅了。
这个是我第一次以歌手身份参加音乐节,唱完下台后,我就告诉自己,张云雷,你要好好唱歌,不能玩儿票,得对得起自己。”
主持人赞叹:“从相声跨界唱歌,跨度挺大的,好多人觉得相声演员唱歌会带传统味儿,但你唱歌吐字特别清楚,听着很舒服。”
张云雷点头:“唱传统的东西对吐字要求高,拿张纸唱都不能让纸湿,这骗不了人。
喊嗓子也一样,不喊嗓子,高腔高音都得躲着,喊完上台感觉就不一样。”
谈及录制《探清水河》,
他说:“发完《毓贞》后,我没想过要录《探清水河》,之前网上都是现场演出的版本。
后来觉得,录了那么多歌,为什么不自己做一版《探清水河》呢?
就找了刘卓老师,我说这首歌意义不一样,一定要免费发。”
张云雷被问到是否想一直专注唱歌,他坚定地说:“相声和唱歌都要兼顾,左手右手的关系。
不用刻意切换,唱歌时就好好唱歌,穿大褂说相声时就好好说相声,大褂一穿,感觉就来了。
而且说相声是叙述故事,我唱歌也喜欢唱故事,好多人翻唱《探清水河》,但我唱的是自己的故事。”
主持人提到《误以为你以为》,感慨道:“这首歌让人觉得你不肯认输。”
张云雷眼神坚定:“我不认输,路是自己走的,不能怪命。
人家努力了就有收获,自己不努力,怎么能怪命不好?
人总得经历一些东西,我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份成熟,他认为和年龄、南京的经历都有关系:“那次之后,好多人说我脱胎换骨,重新学走路。
以前遇到事儿可能会爆发,现在会照顾每个人的心情,怕他们不开心。”
他分享曾经的敏感:“有一次采访,主持人面无表情,我就琢磨他是不是不喜欢我,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他了。还总把别人的话无限放大,折磨自己,那段时间特别爱说对不起,身边人都问我‘你又怎么了’,其实我没做错什么,就是怕别人生气。后来大家告诉我,不要总说对不起,这样反而不值钱了。”
聊到即将到来的人生首场大型演唱会,张云雷坦言:“不会紧张了,有音乐节的经历打底,现在更多的是兴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郭汾阳:我帮舅舅牵红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郭汾阳:我帮舅舅牵红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