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环节过后,陈默走到了台前,目光扫过那些远远站着的、面色黝黑、手掌粗糙的农人。
“朕,知道你们辛苦。”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现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难得温饱。”
农人们屏住了呼吸,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帝……在跟他们说话?
“京郊试点,是新政之始,亦是朕对天下百姓的承诺之始!”陈默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今日之丰收,证明此路可行!朕在此立誓,定要让这高产的种子,这省力的农具,遍布我大雍疆土!让你们的汗水,浇灌出更多的粮食,让你们碗里的饭,更满!身上的衣,更暖!”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实、最直接的承诺。
短暂的寂静之后,农人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高呼“万岁”。那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滚滚春雷,震撼着整个田野,也震撼着每一位官员的心神。
他们终于有些明白了,皇帝为什么要搞这个“有失体统”的庆典。这不只是展示成果,更是在收割民心!而这股磅礴的民心,比任何军队、任何权术,都更具力量!
陈默抬手,示意欢呼的人群安静下来。
“丰收庆典,与民同乐,此为一喜。”他话锋一转,目光重新投向那些神色各异的官员,“临近年关,众卿一年辛劳,朕,亦备下了一份‘年终奖’,与诸卿同享新政之喜。”
年终奖?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新词。大臣们竖起了耳朵,心中猜测着,皇帝这回又要搞什么名堂。
只见王德发上前一步,展开一卷明黄的绢帛,朗声宣读起来。
内容并非直接赏赐金银绢帛,而是宣布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举措:
其一,设立“劝农司”,专司新政推广,秩比六部,由皇帝直接统辖,首批入选官员,皆出自试点有功及坚定支持新政的年轻干吏。这等于在旧有的官僚体系之外,另立了一个直属于皇帝、手握实权的新衙门!
其二,颁布《考成法补充细则》,将新政推行成效、辖区粮食增产、农具普及程度等硬性指标,纳入地方官员年终考绩,权重极高。优者擢升,劣者黜落,毫不容情。
其三,宣布将内帑(皇帝私人库房)银五十万两,注入新成立的“皇家民生钱庄”,以极低的利息,借贷给愿意尝试新法、购置新农具的农户及地方官府。此举,等于是皇帝用自己的私房钱,来推动国策!
这三条,每一条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在众臣的心上。
劝农司的设立,是在分权,是在培养皇帝自己的嫡系!《考成法补充细则》,是把新政变成了悬在地方官头顶的利剑,逼着他们必须去推行!而那五十万两内帑低息贷款,更是釜底抽薪,用真金白银,砸碎了地方豪强和保守官僚试图通过“资金不足”来阻挠新政的最后借口!
这哪里是什么“年终奖”?这分明是皇帝借着丰收的由头,在给整个官僚体系立规矩,下战书!
支持新政的官员,心中狂喜,知道自己的前程已经和新政牢牢绑定。而保守派们,则面如死灰,他们仿佛看到,一把名为“新政”的巨犁,已经毫不留情地犁向了他们盘踞多年的利益田地。
“年终奖”已发,无人能够拒绝。
丰收庆典在一片复杂难言的气氛中结束了。官员们心事重重地登车回城,来时或许还有几分看热闹的心思,回去时,只剩下沉甸甸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茫然。
陈默站在渐渐空寂下来的田野边,看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
程无声如同幽灵般,再次出现在他身后。
“陛下,安王府那边,有新情况。”
“讲。”
“我们按陛下吩咐,秘密控制了几名被安王府遣散的核心下人。分开审讯后,其中一人熬不住,吐露了些东西。”程无双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他说,安王在遣散他们之前,曾多次深夜接见一些身份不明、操着外地口音的人。而且,府内囤积的粮草,似乎……并不仅仅是为了固守。”
陈默转过身,眼神锐利如刀:“哦?”
“那人隐约听到只言片语,提到……‘路上用’、‘接应’等词。”
路上用?接应?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
安王李玹,他囤积粮草,遣散下人,根本不是什么固守待援,更不完全是安排后事!
他是在准备……跑路!
他想逃离京城!而那些攻城器械,或许从一开始,就是用来吸引注意力的幌子,或者,是他为某个更庞大的计划准备的筹码之一?
一股寒意,顺着陈默的脊梁骨爬了上来。
他以为自己已经足够高看这位皇叔,没想到,对方比他想象的还要狡猾,还要能忍!示弱、固守都是假象,金蝉脱壳,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一旦让安王逃离京城,潜往外地,与可能存在的藩王或边将勾结,那才是真正的滔天大患!
“给朕盯死!一只苍蝇也不许从安王府飞出去!”陈默的声音里,带上了前所未有的杀机,“还有,查!给朕彻查那些外地口音的人,到底来自何方!”
“是!”
程无双领命,迅速消失在暮色中。
陈默望着安王府的方向,眼神冰冷。
丰收的喜悦尚未散去,新的危机,已如同这沉沉的夜色,悄然合围。
安王李玹,你想逃?
朕倒要看看,你这只老狐狸,能不能逃出朕亲手布下的天罗地网!
京城这个年关,注定不会太平了。
---
喜欢朕的摸鱼哲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摸鱼哲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