妶玉看着城外的数万高杰旧部,陷入了沉思。
她倒不是怀疑他们投降有诈,而是在想,怎么才能彻底收服这些人的人心。
“书恒,你派人把他们的家属全部送出城去,并且告诉他们,愿意留下来效忠于我的,本宫一视同仁。不想留下的,本宫也绝不阻拦,自可带着家眷离去。”
南京城外,城门缓缓打开,几千个妇女老人牵着孩子走出了城门。
当李本深和胡茂祯的士兵们看清楚出来的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时,一个个高兴地扔下武器飞奔而去,抱着妻儿抱头痛哭起来。
“太好了,阿妙!你没事真好!”李本深高兴地把自己的老婆抱起来举过头顶,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手舞足蹈。
“外甥见过婶婶!”
“卑职见过夫人!”
李本深和胡茂祯一同给邢夫人行礼,邢夫人连忙把他俩扶起来。
在得知城里发生的一切,尤其是听邢氏说起,广陵公主让高杰的儿子高元爵过继给自己的弟弟九江伯做儿子之后,众人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作为起义军出身的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不被朝廷信任,尤其是他们曾经投降过清军,这就更难以获得明廷信任了。
但妶玉将高元爵过继给弟弟当儿子的行为,等于在她和高杰旧部之间建立起来一条私人情感纽带。
高元爵成了九江伯的儿子,那也就成了妶玉的外甥,如此一来,李本深和胡茂祯等高杰旧部,等于就成了妶玉的私人亲军。
这是妶玉公开对他们的承诺,承诺绝不会卸磨杀驴,绝不会不信任他们。
李本深和胡茂祯对视了一眼,又一起看向邢夫人,邢夫人坚定地点了点头。
不久之后,妶玉在城墙上看到令她震撼的一幕。
城外的数万高杰旧部将士,在李本深和胡茂祯的带领下,整齐划一地跪下齐声高呼起来。
“我等愿誓死效忠公主殿下,若违背誓言,定遭天打雷劈,永世不再为人!”
“誓死效忠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妶玉笑了,她的手下又多了上万精兵强将。
安置了这些将士后,李本深和胡茂祯等人带着家眷入城拜见妶玉。
妶玉注意到,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非常高兴,但有一些女人们似乎有些惆怅。
从邢夫人那里得知,她们都是李成栋部将士的家属。
由于李成栋被多铎调给博洛攻打杭州,此时多铎丢下了李本深和胡茂祯,独自向东逃跑,与博洛汇合,那么李成栋的境遇将会非常危险。
弄不好的话,李成栋很可能会被多铎杀死。
妶玉想了想,于是命令郝摇旗的骑兵追上多铎,但是不与其交战,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战略威慑。
只要郝摇旗的骑兵在附近,多铎就不敢杀李成栋。
否则当他屠杀李成栋部数万将士的时候,郝摇旗就会趁机帮助李成栋部,反击多铎。
简单来说,妶玉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李成栋。
与此同时,她还命李本深和胡茂祯带着李成栋部将士的家属跟在后面,如果有合适的时机,就把他们的家属还给李成栋。
她之所以这么做,还是想收服李成栋的心,不过她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毕竟她的猪队友“父皇”,不久前刚刚下令炮击李成栋的军队,杀死了上万士兵和家属,这已经是有了血仇的,不是那么容易赢得李成栋的信任的。
不过没关系,一回生两回熟嘛,这次不行,先留个好印象,下次好说话嘛。
一天之后,郝摇旗等人回到了南京,妶玉从他们那里得知,多铎与博洛在苏州汇合后,放弃了继续攻打江南,而是在阿山部水军的掩护下,从江阴渡过长江,回到了江北。
胡茂祯找了个机会,在八旗军过江后悄悄去见了李成栋,尝试说服他归顺妶玉,但李成栋拒绝了。
拒绝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弘光下令杀了他部下上万士兵和家属,他不信任弘光皇帝。
虽然没能够说服李成栋,但是按照妶玉的吩咐,胡茂祯依然把李成栋部下将士们的家属还给了他们。
对于为什么没有派兵追击多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兵力不够。
芜湖的黄得功被胆小的弘光拦在芜湖,禁止出兵追击多铎。
而杭州的马世英、鲁王和郑氏等人,他们一方面也不敢和清军交战,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会听从妶玉的指挥,单单靠妶玉手里这一万人,即便加上刚刚归顺的李本深和胡茂祯,想要在平原上与两万八旗精锐骑兵决战,也是不可能赢的。
不过好在,既然清军已经退回了江北,那么至少如今妶玉已经替大明朝稳住了半壁江山。
由于阿济格惨败,多铎撤退,这之后至少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清军都无力再南下,大明朝也赢得了喘息之机。
至于说为什么没有趁多铎和博洛逃回江北,李成栋部渡江的机会袭击他们,也是为了手下留情,避免和李成栋之间血债建立得太多,为日后招降李成栋做一个铺垫。
不管怎么说,六月中旬,南明朝廷彻底收复了江南的领土。
而盘踞在湖北南部武昌等地的田见秀和李过、高一功,眼见南明朝廷连续打败了阿济格和多铎这两个他们无法仰望的对手,知道凭借自己的实力,已经无法同时对抗清廷和明廷,于是解散了大顺政权,至少在名义上归顺了南明,但是依然听调不听宣,保持了事实上的割据。
不过,不管怎么样,表面上还是形成了和清廷南北对峙的局面。
而后来的历史,也将这一时期的明朝称为南廷,清朝称为北廷,将这一段时间不长的历史,简称为“南北廷”时期。
在反复确认了清军已经逃回江北,江南失地全数收复之后,弘光皇帝激动地紧紧抓住妶玉的手,迟迟不肯放下,最后还是金贵妃出面,才替妶玉解了围。
七月初一,弘光朝廷正式还都南京,逃往杭州的马世英、阮大铖等人也被弘光皇帝召回了南京。
仪仗和大军自神策门入城,南京百姓夹道欢迎,一派帝国复兴的喜庆氛围。
然而,短暂的和平,带来的却是朝堂上的暗流涌动。
没有官场经验,又功高震主、引人妒忌的妶玉,很快便见识到了东林党人搞政治斗争的可怕之处。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贞德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