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三,凌晨。
清军驻守瑞昌的章京兀儿特一夜未眠。
话说这兀尔特,乃是八旗正蓝旗人,原本是莽古尔泰的手下。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不久后莽古尔泰在八旗内部权力斗争中落败,莽古尔泰死后,正蓝旗被皇太极吞并,八旗一度仅剩七旗。
后来皇太极重建正蓝旗,并让其子豪格担任旗主,这一度使正蓝旗恢复了往日的地位。
但是很遗憾的是,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兄弟掌控了八旗大权,正蓝旗再度被打压,失去了上三旗的地位,连带着正蓝旗的将领和部众族人一起成为八旗内部的边缘人。
在历史上,这兀儿特也算是一个人物。
1662年,南明在坚持了十几年以后,终于迎来生命的终点。
躲藏在缅甸的永历皇帝被缅甸王出卖,诱捕了之后送给了吴三桂,抓获永历的吴三桂,一开始决定将永历皇帝砍头,这种做法甚至连满人将领都看不下去了,认为永历毕竟是做过皇帝,应该有体面的死法。
这其中,就有兀儿特。
本来兀儿特所在的正蓝旗就受到多尔衮打压,一直被边缘化,干着最危险的活,却没有相应的地位和待遇。
后来正蓝旗旗主豪格,更是被多尔衮迫害,死得凄惨。
正蓝旗内许多将领对多尔衮不满,于是在1662年,当吴三桂抓获了永历皇帝以后,因为不放心汉人将领,于是安排了八旗将领押送永历,其中就有兀儿特。
这兀儿特看永历仪表堂堂,终究是当过十几年皇帝的人,即便死到临头,也不失体面,于是正蓝旗几千人一合计,咱们女真人本来就是大明的子民,大明的皇帝本来也是咱们的皇帝呀!
既然如此,不如干脆咱们把永历救出来,大家一起拥立永历为帝,推翻多尔衮残暴统治多好!
于是,几千正蓝旗的满人将士,竟然就这么反清复明了!
怎奈何行事不密,实力有限,后来被吴三桂带兵剿灭了。
回到当下,兀儿特也因为正蓝旗的出身而受到排挤。
这不,九江攻城这么大的功劳,他却被打发来守这瑞昌县城,想想实在是不甘心。
当昨夜城门卫兵来报,说瑞昌城被一股数量不明的明军包围时,一开始他还没当回事,没意识到这个“数量不明”的意思,直到他亲自登上城门,看到城外亮堂堂地一大片,漫山遍野的火把,粗略估计一下,怕是不下几万支。
当然,这是贞德故布疑阵,从袁宗第那里调来了2万老弱和家属百姓,刻意点的火把。目的就是吓住瑞昌城内的这1万守军,使其不敢轻易出城,以免威胁到各路口守军的后方。
这叫…………这在36计里面叫什么计来着?
贞德一边为自己的计谋得意扬扬,一边却又为想不起来计谋的名字皱眉头。
嗯,这该死的完美主义。
然而,对兀儿特来说,这还仅仅只是开胃菜。
第二天凌晨,当一夜未眠的兀儿特就着晨光,朝城门口望去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更加令他岔气的事情——瑞昌县城的四个城门,竟然被明军趁着夜色全部拿推车、石头、装满了土的麻袋给堵死了!
昨夜城外的确有动静,但清军只以为是明军在为攻城做准备,考虑到城外明军数量太多,他们也没敢出城迎战,只是从城墙上往下射箭,一通折腾以后,明军就撤退了。
他们原本以为就是一场普通的夜间战斗,却没想到,明军压根就不是要攻城,而是想封城!
兀儿特懊恼地猛捶自己的脑门。
“哎呀!中了明人的奸计了!都说明人多奸诈,果然如此!”
“章京大人,他们这是啥意思啊?不攻城,反而把我们封在城里,难道是想困死我们?”佐领邵尔岱一边为兀儿特按摩脑门,一边小心地询问。
兀儿特眉头紧锁,虽然享受着按摩,却开心不起来。
“看来,他们是想先对付王爷的大军,不希望我们突围出城,扰乱他们的后方。
如果王爷胜了还则罢了,要是王爷败了……”
“那咱们就成了……缸里的王八?”
“呸!没文化!那叫瓮中捉鳖!”
“章京大人教训的是,那这瑞昌县城就是瓮,咱们就是这瓮里面的……鳖?”
“鳖?鳖就是王八!我说你这臭小子平时咋就不学点文化呢?真他娘给老子丢人!”
兀尔特一边敲邵尔岱的脑瓜崩,一边数落这不争气的臭小子。
就在瑞昌城内这“哼哈二将”一唱一和、自顾自说相声的时候,不远处的战场上,却正在经历一场残酷而血腥的杀戮。
而在距离血腥战场不远的地方,在庙基口的山顶上,贞德却当着交战双方士兵的面,为不久前战死在庙基口的清军老将哈宁阿,公开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呃……算了,谁让她是公主呢!她要任性,谁能管得着呢?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贞德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