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4年 汉·汉王四年 / 西楚·霸王四年 农历八月十九至廿六
周勃(体质85,力量88,统帅90)大军的到来,如同久旱甘霖,注入了狄道城这具濒死的躯体。带来的不仅是兵甲旌旗带来的安全感,更是实打实的生机——堆积如山的药材、充足的粮秣、经验丰富的军医,以及一套远比郡县更为严密的军管体系。
疫情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遏制。新增病患逐日减少,死亡人数断崖式下跌。街道上不再有随意倒毙的尸首,取而代之的是有序运送物资的车辆和戴着厚布面巾、喷洒石灰水的兵士。焚烧尸骸的浓烟依旧每日升起,但人们眼中的绝望已逐渐被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小心翼翼的期盼所取代。
然而,行辕内的气氛却并未轻松多少。
李凌(20岁)的病情反复不定,低热缠绵,咳嗽不止,整个人瘦脱了形,唯有一双眼睛,依旧深不见底,冷静地掌控着一切。他强撑病体,与周勃进行了数次长时间的密谈。
“王爷,”周勃指着陇西地图,语气沉肃,“勃奉汉王与丞相密令,此次西来,一为解狄道之围,二为…彻底解决月氏之患。”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乌木其人及其供状,已快马呈送荥阳。汉王震怒,丞相有言: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陇西不容二主,月氏…当绝其苗裔。’”
李凌咳嗽几声,苍白的面容上掠过一丝寒霜:“月氏…不过是棋子。真正的执棋者,是匈奴,尤其是…休屠王。黑水峪,才是关键。”
“黑水峪…”周勃沉吟道,“王爷此前遣‘夜不收’探查,损失惨重。据俘获的月氏人口供,那里确是月氏王庭最后的据点,藏有工匠、秘术,甚至…可能有一支精锐的‘圣火卫士’。他们与休屠王约定,若汉军攻狄道,则月氏出峪袭我后路;若狄道久攻不下,则休屠王助月氏… ‘清理门户’,吞并其众。”
“好一招驱虎吞狼,借刀杀人。”李凌冷笑,“如今休屠王新败,暂退三十里,但元气未伤。月氏人…想必也慌了。”
“正是!”周勃眼中精光一闪,“王爷卧病期间,勃已派斥候严密监视黑水峪。发现近日有零星月氏人试图潜出峪口,向西北方向逃窜,似欲…联络休屠王。”
“他们想跑?或是想再次卖主求荣?”李凌指尖敲着案几,“太尉之意…”
“趁其病,要其命!”周勃断然道,“趁休屠王新败,月氏内部恐慌,我军新锐之师士气正盛,一举捣毁黑水峪,永绝后患!缴获的工匠、秘术,于国有大用!”
李凌沉默片刻,缓缓摇头:“太尉,时机未到。”
“哦?”周勃挑眉,“王爷有何高见?”
“其一,我军虽至,然狄道军民久战疲敝,疫情初定,元气大伤,此时远征险地,力有未逮。其二,黑水峪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强攻伤亡必巨。其三…”李凌目光幽深,“月氏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乌木一系欲投匈奴,但未必所有月氏人都愿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尤其是…那些掌握着祖传技艺的工匠。”
周勃若有所思:“王爷是想…攻心为上?”
“不错。”李凌颔首,“请太尉继续封锁黑水峪所有出口,围而不攻。将乌木的供状,抄录百份,射入峪中。再让俘获的月氏人,向峪内喊话: ‘汉军只诛首恶,胁从不问。献峪归顺者,赏;负隅顽抗者,与乌木同罪!’”
他顿了顿,声音更冷:“另外,将乌木的人头…用石灰处理好,送进峪去。告诉他们,这就是叛汉投胡的下场。”
周勃凝视着李凌,这位年轻王爷虽病骨支离,但手段之老辣狠决,思虑之深远,令他这位沙场老将也不禁心生凛然。
“王爷妙计!”周勃拱手,“勃这便去安排!”
周勃的雷厉风行超乎想象。
次日拂晓,黑水峪各个出口便被汉军旗帜彻底封锁。数百份抄录的供状被绑在箭矢上,雨点般射入峪内深谷。被俘的月氏人在汉军看押下,用凄厉的母语向着峪内哭喊劝降。最后,一颗经过处理、面目依稀可辨的头颅,被长竿挑起,矗立在峪口最显眼之处——正是月氏头领乌木!
黑水峪内,瞬间陷入了极大的恐慌和混乱。月氏长老们争吵不休,主战派与主和派势同水火。乌木的死讯和那份详细的供状,彻底击溃了许多人的心理防线。
与此同时,狄道城内的救治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随周勃而来的太医令,与淳于意(智力80)日夜不休,研究药方。大量黄连、黄芩的输入,使得针对性的治疗成为可能。虽然死亡率大幅下降,但对于高顺(体质76)、张嶷(体质75)、李玄机(智力88)这等重症患者,依旧回天乏术,只能靠参汤吊命。
刘玥(昭武王妃)几乎住在了伤兵营,亲自照料昏迷不醒的高顺、张嶷,尤其是李玄机——这个年轻的侄子,是李凌最看重的匠作天才,更是刘玥看着长大的孩子。看着他呼吸微弱、浑身溃烂的模样,刘玥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