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5年 汉·汉王三年 / 西楚·霸王三年 农历二月初七
宛城北门外,旌旗招展,甲胄鲜明。一支军容鼎盛、杀气腾腾的汉军主力,正浩浩荡荡地开抵城下。中军大纛之下,“曹”字帅旗迎风猎猎作响。汉王刘邦麾下重将、左丞相、统辖荥阳以西军事的曹参(属性预估:【曹参,体质70,力量72,敏捷65,智力68,政治62,魅力65,幸运??】),终于亲率大军抵达南阳。
李凌(19岁)得报,早已率领宛城文武官员及王陵(约四旬年纪)等将领,于城外十里亭迎候。他一身玄甲,外罩猩红披风,腰悬将军印绶,虽年纪轻轻,却气度沉凝,不怒自威。身后,经过连日血火淬炼的玄甲营将士肃立如林,沉默中透出百战精锐的彪悍之气。
“末将李凌,恭迎曹将军!”见曹参大军至,李凌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曹参翻身下马,他年约四旬,面容刚毅,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李凌及其身后军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与赞赏。南阳大捷、阵斩项冠、力挫龙且、肃清内奸……这一连串战绩出自一个弱冠少年之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李将军不必多礼!”曹参上前扶起李凌,声音洪亮,“将军少年英雄,连破强敌,稳固南阳,厥功至伟!汉王与军师闻之,甚为欣慰!本将奉王命而来,特为将军贺,并为南阳将士助威!”
“全赖汉王洪福,将士用命,凌不敢居功。”李凌谦逊道,侧身引路,“将军一路辛苦,请入城歇息!”
“好!”曹参点头,与李凌并肩入城。王陵及众将紧随其后。
进入宛城,但见街市秩序井然,虽经战火,却无破败萧条之象,军民神色虽带疲惫,却多有振奋之意。城防工事加固一新,巡逻士卒精神饱满。曹参看在眼里,心中对李凌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此子不仅善战,更懂治民安境,实乃大才。
将军府(原郡守府)内,盛大的接风宴已然备下。席间,曹参详细询问了南阳战事经过、龙且败退细节以及内部肃清情况。李凌一一作答,言辞简练,重点突出,并将部分功劳归于王陵、曹参先前派出的偏师(虽未直接参战,但起到了牵制作用)以及全军将士,给足了曹参面子,也让王陵等人倍感舒坦。
酒过三巡,曹参放下酒杯,面色转为肃穆:“李将军,王将军,南阳大捷,固然可喜。然,项籍暴虐,范增奸猾,断不会善罢甘休。龙且新败,楚军主力仍在,恐不日将有更大报复。汉王之意,南阳乃南下东进之要冲,必须固若金汤。本将此次前来,除犒军助威外,亦带来汉王钧旨。”
众人神色一凛,静听下文。
曹参取出一卷明黄绢帛,朗声道:“汉王诏曰:讨逆将军李凌,智勇双全,功勋卓着,擢升为横野将军,依旧总督南阳军政,假节钺,准开府置僚属!王陵将军,深明大义,助战有功,加封为南阳都尉,辅佐李将军,共守疆土!望二卿同心协力,再建新功!钦此!”
横野将军!位比二千石以上的重号将军!假节钺!开府之权!这已是一方诸侯的待遇!而王陵也得封正式官职,彻底纳入汉军体系!
“臣,李凌(王陵),领旨谢恩!必竭尽全力,以报王恩!”李凌与王陵离席拜谢,心中激荡。这份封赏,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与信任。
曹参笑着扶起二人:“恭喜二位将军!汉王对南阳期望甚重,今后还需二位精诚合作。”他话锋微转,又道:“此外,汉王虑及南阳新定,百废待兴,特遣萧何丞相选派干吏十人,随军而来,协助将军处理政务,安抚地方。粮草辎重,亦会源源不断从关中调拨。”
李凌心中明了,这是刘邦既给予极大权柄,也同时派来了辅佐与制衡之人。他面色不变,欣然道:“汉王思虑周详,凌感激不尽!有诸位贤才相助,南阳定能更快恢复元气。”
宴席气氛愈加热烈。然而,李凌110点的“洞察”技能却让他敏锐地感觉到,曹参那爽朗的笑容之下,似乎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与……审视?尤其是当他的目光偶尔扫过侍立一旁的陈平(约30岁)时,那审视的意味似乎更浓了一些。
宴后,曹参以商议军机为由,邀李凌至书房密谈。
屏退左右后,曹参的神色彻底沉静下来,目光锐利地看向李凌:“凌霄(曹参开始用更亲近的称呼),此处并无外人。本将有几句话,需与你直言。”
“将军请讲,凌洗耳恭听。”李凌正色道。
“你可知,你如今已身处风口浪尖?”曹参沉声道,“南阳大捷,固然大涨我军士气,然亦将你推至项籍、范增必杀名单之首!更甚者……”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朝中(指荥阳汉王朝廷)亦非铁板一块。你升迁过快,手握重兵,独据要郡,已引得某些人眼红妒忌,暗中非议,甚至向汉王进谗,言你年少权重,恐生异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