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之音》持续霸占各大音乐榜单前列,江以辰与叶蓁蓁的破次元合作成为现象级话题。而随着歌曲热度攀升,那段惊艳的古筝间奏及其背后标注的、被模糊处理的拼音“Lin Qing Yin”,也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好奇。
很快,有“热心”网友扒出了林清音的身份——星城音乐学院民乐系学生,刚获得“星耀杯”冠军,目前正在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大学交换。她与江以辰在校园里的诸多互动,包括舞台上的拥抱、论坛上的照片、甚至机场送行,都被重新翻出,拼凑出一段看似“灰姑娘遇上王子”的浪漫故事。
然而,舆论的风向总是瞬息万变。在一片羡慕与祝福声中,一股不和谐的暗流开始在某知名八卦论坛悄然涌动。
一个匿名的“业内知情人士”发帖,标题耸动:【深扒!所谓‘音乐才女’林清音,不过是资源咖的遮羞布!《弦外之音》核心创意实为江以辰代笔?!】
帖子内容看似“有理有据”:首先质疑林清音一个普通学生,为何能获得顶尖交换机会,暗示其利用与江以辰的关系获取特殊资源;其次,详细分析了《弦外之音》中的古筝段落,声称其编曲手法复杂前卫,远超一个本科生的能力范畴,更符合江以辰一贯的音乐风格,并附上了几段江以辰早期作品中类似编曲思路的对比;最后,话锋直指林清音在萨尔茨堡受到关注的融合创作,暗示其同样受益于江以辰的远程指导,甚至直接“提供创意”,所谓“才女”人设不过是资本包装的结果。
帖子下面迅速聚集了大量讨论,有质疑的,有相信的,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一些原本就嫉妒林清音的人更是如同找到了宣泄口,用最大的恶意揣测着她。
【我说呢,一个学民乐的怎么突然这么厉害,原来是背后有高人。】
【怪不得能去萨尔茨堡,江家手指缝里漏点资源就够她用了。】
【之前比赛的作品估计也是江大神操刀的吧?民乐社不过是幌子。】
【真是好手段,把辰神迷得团团转,资源名利双收。】
这些言论虽然只在特定圈子传播,但依旧有在萨尔茨堡的中国同学看到了,截图发给了林清音。
当时林清音正在图书馆准备交流音乐会的曲目,看到手机里那些充满恶意的揣测和质疑,她的手指瞬间冰凉,一种混合着愤怒、委屈和无力感的情绪涌上心头。
她不怕辛苦,不怕挑战,但她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别人否定她在音乐上的努力和才华,将她所有的成果都归功于“江以辰女友”这个身份。
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死死咬住嘴唇,才没有让它们掉下来。她关掉手机,深吸了好几口气,试图集中精神继续看谱,但那些尖锐的文字如同魔咒,在她脑海里反复盘旋。
就在这时,她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了一个强制性的视频通话请求——来自江以辰。他很少用这种霸道的方式联系她。
林清音犹豫了一下,戴上耳机,接通了视频。
屏幕那头的江以辰,脸色是从未有过的阴沉,那双桃花眼里仿佛凝结着暴风雪前的冰碴。他背景似乎是他的工作室,但气氛凝重。
“看到了?”他开口,声音冷得像冰,没有一丝废话。
林清音知道他问的是什么,鼻子一酸,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抬头,看着我。”江以辰命令道。
林清音依言抬头,眼圈还是红的。
江以辰看着她强忍泪水的样子,眼神里的冰寒更重,但他对着她的语气,却刻意放缓了些:“哭了?”
“没有。”林清音倔强地否认,声音却带着鼻音。
“笨蛋。”江以辰骂了一句,但语气里听不出责备,反而带着一丝……心疼?“为那种垃圾信息掉眼泪,值得?”
“他们说我……说我的作品都是你……”林清音哽咽着,说不下去。
“说你是靠我?”江以辰嗤笑一声,那笑容冰冷而讥诮,“林清音,你什么时候这么看得起我了?我能代笔写出《破茧》里那种属于你的挣扎和光芒?我能替你在萨尔茨堡的导师面前拿最高分?我能让你手指下的《春江花月夜》生出连我都没想到的和声?”
他一连串的反问,如同重锤,敲碎了林清音心中的委屈和自我怀疑。
是啊,那些音符,那些情感,那些深夜里反复推敲的灵感,是她一点一滴积累、燃烧自己才迸发出来的。谁也偷不走,谁也替代不了!
“你的才华,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更不需要靠我来证明。”江以辰的目光锐利而坚定,“但既然有人非要往枪口上撞,”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并肩上’。”
视频通话结束后不到半小时,就在国内论坛那篇帖子热度持续发酵时,江以辰那个只发过两条动态(一条十指紧扣照片,一条《弦外之音》链接)的账号,突然更新了第三条动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学长,这里不可以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学长,这里不可以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