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须立刻将这个猜想告诉泠霜和玄诚真人。
就在煜霄转身准备离开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墓碑的阴影处,似乎有一抹极淡的青色一闪而过。那颜色,与青鳞道袍的颜色,一模一样。
煜霄心中警铃大作,身形如电,瞬间扑向那片阴影。
然而,那里空空如也,只有几片被风吹落的枯叶,在地上打着旋。
是幻觉吗?还是……
煜霄站在原地,眉头紧锁,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了。他知道,这场花林诡事,远未结束。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
---
第二节:尘封的誓言与残卷之谜
青云观,静室。
这里本是观主清修、参悟大道的所在,常年香火缭绕,隔绝尘嚣。然而此刻,室内的气氛却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檀香的气息非但没有带来宁静,反而与无形的压力交织在一起,让每一次呼吸都变得滞涩。
室内光线昏暗,只有一盏孤零零的油灯在角落里摇曳,将三人的身影长长地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如同三尊沉默的石像。
煜霄端坐于蒲团之上,他的脸色比昨夜与心魔大战后更加苍白,眼窝深陷,嘴唇干裂,显然是透支了极大的心神。然而,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却亮得惊人,仿佛燃烧着两簇幽冷的火焰,洞悉了所有迷雾背后的真相。
他将自己的猜想,在静室内和盘托出。从青鳞道人死前怨念不散,到地脉阴气汇聚成煞,再到梁姑的至情至性之魂竟能凝聚实体,最后引申到——青鳞道人,极有可能并未真正魂飞魄散,而是利用这千年一遇的阴煞交汇之机,以某种更为邪异、更为恐怖的方式,借尸还魂,或者……化为了某种非人之物。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千钧,砸在玄诚真人和墨云的心头。
静室之中,落针可闻。
玄诚真人听完,久久不语。他仅剩的右手不停地摩挲着那只素净的茶杯,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茶杯早已冰凉,他却浑然不觉。这位历经风霜、心如古井的道门高人,此刻的脸上也难掩震惊与后怕。煜霄的推论,如同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剖开了所有事件的表象,露出了其下令人不寒而栗的内核。
“借尸还魂……化生邪物……”玄诚真人终于开口,声音沙哑而干涩,“霄儿,你所言,太过惊世骇俗。青鳞道人虽道心魔障,但其根基已毁,魂魄本该在雷法之下灰飞烟灭。若真如你所说,他究竟是如何逆天改命,逃过那一劫的?”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如鹰,直视着煜霄:“这不仅仅是推测,你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证据,就在我们眼前。”煜霄迎上师父的目光,沉声道,“师父请想,梁姑之魂,为何能凝聚?那是因为她有至情至性为引,有千年地脉阴煞为凭。那阴煞之气,是天地间最纯粹的‘阴’与‘煞’,既能滋养至纯的善念,自然也能催生至极的恶念!青鳞道人毕生修习的,正是采撷阴气、驾驭鬼物的邪法。他临死前,一身修为与滔天怨念,不正是最完美的‘引子’吗?”
“他根本不是‘逃过’了那一劫,而是‘利用’了那一劫!”煜霄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师父的雷法,摧毁了他的肉身与道基,却也将他毕生的邪功与怨念,瞬间打碎,融入了那汇聚一处的阴煞之海!他没有死,而是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与这片地脉的阴煞之气,彻底融合了!”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静室内炸响。
坐在一旁的墨云,独眼中早已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他性格刚烈如火,嫉恶如仇,听到这里,哪里还按捺得住。他“砰”地一掌拍在身侧的木几上,坚硬的木几应声而裂,木屑纷飞。
“融合?好一个融合!”墨云的声音因愤怒而嘶哑,“那他现在成了什么东西?是鬼是魔?煜霄,你告诉我他在哪里!就算是刀山火海,我墨云也要去把他揪出来,碎尸万段,以慰青云观上下亡魂在天之灵!”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独眼死死盯着煜霄,仿佛他下一秒就能说出青鳞的藏身之处。
“墨云,冷静!”玄诚真人低喝一声,声音虽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煜霄说得对,我们现在面对的,可能已经不是我们认知中的任何一种敌人。冲动,只会让我们重蹈覆辙。”
墨云紧握的拳头咯咯作响,最终在玄诚真人的注视下,缓缓松开。他重重地坐回蒲团,大口喘着粗气,独眼中的杀意却未曾消减半分。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泠霜却是最先冷静下来的。
她一直静静地听着,清澈的眼眸中先是震惊,然后是深思,最后化为一片沉静的冰湖。她没有像墨云那样被愤怒冲昏头脑,也没有像玄诚真人那样被推论的骇人本质所震慑。她的思维,迅速地转向了更实际、更关键的问题。
她看着面色憔悴却目光坚定的煜霄,轻声问道,声音如同山涧清泉,瞬间抚平了室内的焦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岭南花林诡事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岭南花林诡事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