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林村的第七个黄昏,天空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橘黄色。村口那棵百年老槐树的叶子早已掉光,干枯的枝丫扭曲着伸向天空,像老人干瘦的手指。
祠堂内,油灯摇曳,映照出数十张惶恐不安的面孔。村长赵德柱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声音沙哑:“各家各户的存粮统计出来了吗?”
保管粮食的老张头颤巍巍地举起三根手指:“最多...最多还能撑三天。井水也开始变少了,今早打上来的水...带着股腥味。”
角落里传来孩子的哭声,随即被母亲捂住嘴巴。祠堂中央的火盆里,木柴燃烧发出噼啪声响,却驱散不了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的寒意。
“玄灵道长...”李婶抱着熟睡的孩子,看向角落里那个浑身是血的身影,“我们...我们还有希望吗?”
靠在柱子上的玄灵五黑道长缓缓睁开眼睛。他的道袍已经破烂不堪,右臂上的布条渗着暗红色的血迹。七天前,这位云游至此的道长还能站立如松,如今却连呼吸都显得吃力。
“结界...越来越强...”他每说一个字都要停顿一下,“我撑不了多久了...除非...”
“除非什么?”赵德柱急切地追问。
玄灵五黑望向祠堂外那诡异的天空:“除非有比我道行更高的人...”话未说完,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胸前。
赵德柱连忙扶住他:“道长别说了!您已经尽力了...”
祠堂外,一阵阴风突然刮过,吹得门窗砰砰作响。紧接着,远处传来一阵似哭似笑的尖利声音,忽远忽近,让人毛骨悚然。
“它又来了!”几个妇女抱在一起,孩子们开始低声啜泣。
就在这绝望时刻,村东头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仿佛有什么东西撞上了无形的屏障。紧接着,一道紫光划破橘黄的天空,照亮了整个祠堂。
玄灵五黑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是...紫云剑气...”
紫云峰顶终年云雾缭绕。一座古朴的道观矗立在悬崖边上,观前石碑上“紫云阁”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清晨,一个身穿紫色道袍的年轻男子正在院中练剑。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剑尖所过之处,竟有点点紫光闪烁。
“煜霄,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观内传出。
年轻男子收剑入鞘,快步走入大殿。殿内,一位白发白须的老者盘坐在蒲团上,面前悬浮着一面青铜古镜,镜中隐约可见一个被黄雾笼罩的村庄。
“师父。”煜霄恭敬行礼。
紫云真人轻点古镜:“你离家已有十八载了吧?”
煜霄一怔:“回师父,再过三日便是整整十八年。”
“时间到了。”紫云真人长叹一声,“你家乡有难,妖物作祟,村民危在旦夕。”
古镜中的画面突然清晰起来——煜霄看到了熟悉的花林村街道,看到了祠堂里惊恐的村民,也看到了那个奄奄一息的黑袍道士。
“玄灵师叔?”煜霄认出了那位曾来紫云阁拜访过的道长。
紫云真人点头:“黄大仙复仇,怨气冲天。青云子已遭不测,玄灵五黑重伤难支。村民被困七日,粮水将尽。”
煜霄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虽然离家多年,但那里毕竟是他出生的地方,还有他年迈的父母...
“弟子请求即刻下山!”他单膝跪地。
紫云真人从袖中取出三张紫色符纸和一把通体紫莹的短剑:“此乃五雷符和紫云剑,可助你一臂之力。记住,黄大仙已修炼百年,能化人形,善使幻术。破其幻象,方能伤其本体。”
煜霄双手接过法器和宝剑,深深一拜:“弟子谨记。”
“去吧。”紫云真人挥袖,“你父母尚在村中,务必救他们出来。”
当煜霄快步走出大殿时,紫云真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记住,最大的幻象,往往来自内心最深的恐惧...”
煜霄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二日黄昏时分接近了花林村地界。远处,一团诡异的黄雾笼罩着整个村庄。
就在他准备加速前进时,周围的景色突然变了。原本的山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花林村的街道——十八年前的景象。
“霄儿...”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煜霄猛地转身,看到母亲站在家门口,朝他招手。她看起来比记忆中老了许多,但笑容依旧温暖。
“娘?”煜霄不由自主地向前迈了一步,随即警醒——这是幻象!
父亲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他小时候最喜欢的木雕小马。那熟悉的笑容让煜霄的心脏狠狠抽痛了一下。
“回来就好...”父亲的声音沙哑却充满喜悦。
煜霄握紧紫云剑,强迫自己停下脚步。突然,画面扭曲起来。父母的脸上出现痛苦的表情,皮肤开始腐烂:“为什么不救我们...”
煜霄闭上眼睛,默念清心咒。当他再次睁眼时,幻象已经变成另一幅场景:祠堂里堆满了尸体,一个穿黄衣的小女孩站在血泊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岭南花林诡事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岭南花林诡事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