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砂峡谷凯旋的第十天,黎明联盟的南极远征舰队正式启航。这支由十五辆全地形改装装甲车、三艘破冰船(从铁锈城邦废弃船坞修复)和两架小型运输机组成的远征队,承载着联盟所有成员的希望,从铁锈城邦的港口出发,沿着旧时代的航线,朝着南极思韦茨冰川驶去。
林墨站在旗舰破冰船的甲板上,望着越来越近的白色大陆,手中紧握着张教授绘制的绿髓矿脉分布图。南极的寒风裹挟着冰粒,狠狠砸在甲板上,发出刺耳的声响,气温已经降至零下七十度,就算穿着最先进的抗寒装甲,仍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还有多久抵达思韦茨冰川?”他对着对讲机问道。
“预计还有十二小时。”负责领航的铁锈城邦船员回答,“雷达显示,冰川外围有大量的冰裂缝,破冰船需要谨慎行驶,否则可能陷入冰窟。”
苏晚晴的临时实验室设在破冰船的底层船舱,此时她正和张教授一起,对从北极基地带回的绿髓样本进行最后分析。显微镜下,绿髓的分子结构呈现出独特的螺旋状,能与硅基生命的细胞结构完美结合,破坏其自我复制的基因链。“绿髓的纯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强。”苏晚晴记录着数据,“思韦茨冰川下的绿髓矿脉如果是原生矿,纯度应该能达到95%以上,足够我们彻底消灭所有残留的硅基生命。”
张教授看着屏幕上的冰下地形模型,眉头微皱:“根据旧时代的地质资料,思韦茨冰川下的空洞是由地热和冰川运动共同形成的,内部可能存在复杂的地下河和溶洞系统。更重要的是,那里可能残留着星尘科技的南极研究站,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未知的危险。”
老郑的机械组正在对装甲车进行最后的调试。为了适应南极的极端环境,装甲车加装了加厚的雪地履带、抗低温引擎和地热供暖系统,车顶的防御炮塔也换成了适应低温的冷冻射线发射器——这种武器能将目标瞬间冻结,对硅基生命有奇效。“所有装甲车都已调试完毕,能在零下八十度的环境中正常运行。”老郑擦了擦脸上的油污,“我们还在每辆车上配备了冰钻和破冰锤,遇到冰裂缝能快速开辟通道。”
巴图的部落勇士们则在甲板上进行适应性训练。他们穿着用冰原巨熊皮毛和抗晶化装甲混合制成的防寒服,手中的武器也进行了防冻处理。“我的勇士们能在冰原上生存三个月以上,寻找食物和水源不成问题。”巴图挥舞着一把特制的冰镐,“冰川下的生物肯定很凶猛,但我们的勇气和力量,能战胜任何敌人。”
远征队抵达思韦茨冰川时,正赶上一场猛烈的暴风雪。漫天的风雪将冰川笼罩,能见度不足五米,雷达显示,冰川表面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冰裂缝,最深的裂缝超过一百米。“必须找到矿脉入口才能停靠。”领航员大喊道,“卫星信号被暴风雪干扰,无法准确定位空洞入口!”
林墨立刻下令:“启动无人机侦查!降低飞行高度,仔细搜索冰川表面的异常区域!”
三架无人机顶着暴风雪升空,摄像头传回的画面显示,冰川表面除了冰裂缝,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圆形凹陷,凹陷周围的冰层呈现出淡淡的绿色——这是绿髓能量渗透的迹象。“找到了!”无人机操作员兴奋地大喊,“北纬75°30′,西经130°15′的位置,有一个直径五十米的圆形凹陷,下面很可能就是空洞的入口!”
破冰船小心翼翼地朝着凹陷位置行驶,避开沿途的冰裂缝。当船身停稳后,老郑的机械组立刻放下登陆梯,将十辆装甲车开到冰川表面。装甲车的履带在冰面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冷冻射线发射器随时待命,以防遇到突发情况。
林墨带领队员们来到圆形凹陷处,用冰钻在冰层上钻孔。当钻头深入到二十米深时,突然传来“咔嚓”的声响——冰层下面是空的。“是空洞入口!”队员们兴奋地喊道。老郑立刻调来大型破冰锤,对着凹陷处的冰层发起冲击。冰层在冲击下逐渐碎裂,露出一个漆黑的洞口,一股带着地热温度的暖流从洞口涌出,与外面的寒风相遇,形成了浓浓的白雾。
“洞口直径约三十米,深度未知。”队员用强光手电照射洞口,光线只能照亮下方五十米的区域,再往下就是一片漆黑,“探测器显示,下方存在强烈的能量波动,与绿髓样本的特征完全一致!”
林墨下令:“第一队由我带领,乘坐五辆装甲车,携带探测设备和武器,率先进入空洞;第二队由巴图带领,留在洞口建立防御点,防止外部生物偷袭;苏晚晴、张教授和老郑,带领剩余人员和设备,随后进入,建立临时基地。”
装甲车沿着洞口边缘的缓坡缓缓驶入空洞,强光手电照亮了周围的环境。空洞的墙壁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冰层下隐约能看到发光的矿物质,地热带来的暖流让洞内的温度维持在零下五度左右,比外面温和了许多。装甲车行驶了大约一公里后,前方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地下河,河水泛着淡淡的绿色,显然含有绿髓的成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