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起源的 “跨时空灵脉生态实验室” 内,培养舱中的暗脉共生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 —— 淡紫色的菌丝缠绕在特制的灵脉水晶支架上,吸收着模拟暗物质能量的同时,释放出细微的淡蓝色灵脉光点,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林薇手持检测仪,仔细记录着菌群的生长数据,脸上满是欣喜。
“暗脉共生菌的培育成功率已达 85%!” 林薇将数据同步至实验室的全息屏幕,“在模拟暗物质环境中,菌群的能量转化率稳定在 40%,每克菌丝每天可吸收 0.5 单位暗物质能量,释放 0.2 单位灵脉能量 —— 按这个效率,若在暗物质灵脉带的传输通道周边大规模种植,不仅能中和过量的暗物质能量,还能为传输塔提供额外能源补给,一举两得。”
林风站在培养舱旁,看着不断蔓延的菌丝:“暗脉守护者提到暗物质灵脉带还有 3 处休眠核心,我们计划分三批前往探索激活。首批探索目标是‘暗尘星’的核心 —— 根据暗脉号传回的探测数据,这颗星球的暗物质浓度较低,且未检测到能量异常,适合作为共生菌实地种植的试点,同时验证双脉平衡技术的可行性。”
星衍调出暗尘星的三维模型,模型上标注着核心信号的大致位置:“暗尘星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暗物质尘埃,常规探测器无法穿透,需对暗脉号的探测设备进行升级 —— 在探测器顶端加装‘暗尘穿透模块’,用高频灵脉能量震碎尘埃干扰,确保精准定位核心;同时,为传输塔设计‘便携折叠版本’,可在星球表面快速组装,缩短激活核心后的能量接入时间。”
灵浊星的石毅则带来了防护装备的升级方案:“针对暗尘星的尘埃侵蚀问题,我们将抗暗物质防护服的外层改为‘纳米防尘涂层’,涂层能自动排斥暗物质尘埃,避免进入防护服内部;同时,为头盔加装‘尘埃过滤系统’,确保成员呼吸安全,即使在高浓度尘埃环境中也能正常行动。”
经过四天的准备,首批 “暗尘探索小队” 组建完成 —— 成员包括林风、紫瑶、星衍、墨尘、林薇、铁穹、石毅,以及 2 名古武时空的符文师,携带升级后的探测设备、便携折叠传输塔、500 份暗脉共生菌样本,乘坐改装后的暗脉号探索舰,再次前往暗物质灵脉带。
暗脉号驶入星带后,窗外的暗物质云比上次更加密集,暗尘星如同被暗灰色纱幕包裹的球体,隐约可见表面翻滚的尘埃风暴。墨尘操控探索舰,启动 “暗尘防御系统”—— 舰体表面的隔离罩外新增一层淡蓝色的能量滤网,将袭来的暗物质尘埃阻挡在外,确保舰体不受侵蚀。
“已抵达暗尘星上空!探测器启动暗尘穿透模块,开始定位核心信号!” 星衍盯着屏幕,高频灵脉能量从探测器顶端释放,屏幕上的干扰波纹逐渐减弱,一个微弱的能量信号点逐渐清晰,“核心位于暗尘星北半球的‘尘涡峡谷’,信号强度 0.2 单位,频率 0.65 赫兹,与暗核小行星的核心频率相似度达 60%,确认是休眠古灵脉核心。”
紫瑶的精神力网穿透尘埃层,感知到峡谷周边的环境:“尘涡峡谷内存在‘暗尘漩涡’,风速达每小时 200 公里,夹杂的暗物质尘埃具有腐蚀性,会破坏设备表面的防护涂层;峡谷底部的暗物质浓度达 1.5 单位,需先搭建临时防护阵地,才能开展核心激活工作。”
暗脉号在尘涡峡谷边缘的平坦区域降落。小队成员穿戴好升级后的防护服,携带设备走出舰体 —— 刚迈出第一步,暗尘漩涡卷起的尘埃就如同沙砾般撞击在防护服上,幸好纳米防尘涂层发挥作用,尘埃被瞬间弹开,未造成任何侵蚀。
“玄明、玄阳,立刻布设‘暗尘防护符文阵’!” 林风下令,两名符文师迅速展开阵盘,将 12 块暗物质晶体按圆形排列,注入符文能量后,阵盘释放出淡金色的防护光罩,将半径 500 米的区域笼罩其中,光罩内的暗尘浓度快速下降,从 1.5 单位降至 0.6 单位。
林薇则趁机取出暗脉共生菌样本,在防护阵周边的土壤中种植 —— 她将菌丝附着在灵脉水晶碎片上,埋入浅层土壤,再注入少量暗物质能量,淡紫色的菌丝很快适应环境,开始向周边蔓延,释放出的灵脉光点逐渐在防护阵外围形成一道淡蓝色的能量膜,进一步增强防护效果。
“共生菌初步定植成功!预计 24 小时后可形成稳定的能量膜,中和周边 30% 的暗物质能量!” 林薇记录着种植数据,“接下来我们可以深入尘涡峡谷,定位核心的具体位置,准备激活工作。”
小队乘坐小型登陆车,沿着峡谷边缘向底部行驶。峡谷两侧的岩壁上,暗物质能量如同溪流般流淌,在岩壁表面形成淡紫色的结晶;谷底的暗尘漩涡更加密集,登陆车的挡风玻璃上,能量滤网不断阻挡着袭来的尘埃,发出 “沙沙” 的声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甲七圣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灵甲七圣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