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碎,寒风似刀,割裂着北方的旷野。广袤的大地上,烽火连绵,残阳如血,映照着这片饱经沧桑的山河。
关城之下,旗帜在朔风中烈烈作响,“元”字大旗肆意招摇,仿佛在嘲笑着这片土地曾经的主人。城墙下,蒙古士兵身披重甲,眼神中透着傲慢与警惕,手中长刀寒光闪烁,时刻防备着城中的风吹草动。城下,那一望无垠的平原,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凡有不从者,所有无辜的生灵都会被铁骑践踏,生还不再。
此刻,豫州城内,一位气宇轩昂的男子,站在城门上方,白衣胜雪,长发披散,丰神俊郎,此人就是张无忌,曾经的他在江湖上是人尽皆知的存在,而今天下战乱不停歇,他不得不放下曾经的想法,为爱人一同远离纷争,去往没有权谋,战争的地方,可如今,他却顾不了这么多了。
张无忌身为身为明教教主,教中明明有诸多事务要处理,可为什么还要来到豫州?原因是,原本豫州城的都督为了追赶残余元军率领五万精兵一路北上,却不料中了敌方将领的计谋,直到瀛洲时,平原处四面八方的元军实力从前到后彻底围剿,都督和他的军队犹如狼入虎穴一般,进退不得。
都督清楚,此刻的他与将士们怕是在劫难逃了,最后,他命一位士兵传信,命他日夜前往中原求助张无忌,以保豫州城不落入元军手中,让百姓不再遭生灵涂炭之苦。
在张无忌到达豫州城的前两天的中午,张无忌还在处理着明教诸多事务以及对各大门派的交好事宜中,中原明教分坛内,气氛紧张而肃穆。议事大厅中,烛火摇曳,映照着张无忌那沉稳却略带疲惫的面庞。他端坐在主位之上,听着手下教众们的汇报,不时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坚定与睿智。
“启禀教主,近日元军在周边的兵力部署又有变动,似乎对咱们的行动有所察觉。”一名传讯弟子单膝跪地,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
张无忌剑眉微蹙,沉思片刻后说道:“密切关注元军动向,不可打草惊蛇,让各堂口加强戒备,教众们平日里也要更加小心谨慎。”
“是,教主!”弟子领命后,迅速退下。
这时,又有一位长老上前,忧心忡忡地说道:“教主,咱们分坛的粮草储备也有些吃紧了。若是战事一起,恐怕难以支撑太久。”
“此事我已有考量。”张无忌缓缓说道,“即刻派人联络周边的门派盟友,看看能否从他们那里调配一些粮草过来。另外,安排一些得力的兄弟,去暗中劫取元军的粮草辎重,不过行动一定要隐秘,切不可暴露了行踪。”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议着应对之策时,突然,一名士兵匆匆跑了进来,神色慌张,还未到近前便大声喊道:“教主!大事不好!”
大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这名士兵。张无忌面色一沉,沉声道:“莫要惊慌,慢慢说来,究竟发生了何事?”
士兵单膝跪地,气喘吁吁,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教主,豫州城外突然来了大批元军,起码有五万人,还携有攻城器械,看这架势,这怕是要一举端平豫州城!”他声音颤抖,带着几分惶恐与焦急,手不安地揪着衣角。“他们一路高呼,扬言着其他守城将领亲自出去投降,否则便要血洗此处,一个活口不留,周边百姓也被吓得不轻!”
张无忌闻言,神色镇定,双眸瞬间闪过一丝锐利光芒,沉稳起身,袍袖随风而动。
士兵伏地不起,声音哽咽,带着哭腔说道:“教主,小的本是都督麾下的一名小兵,奉了都督之命,拼死杀出重围来向您求救。如今元军狡诈,设下重重埋伏,都督和他带领的五万精兵深陷绝境,怕是凶多吉少。”
他顿了顿,抬头望向张无忌,眼神中满是恳切与期待:“都督临行前再三嘱托,若他遭遇不测,这抗元大业的重担便要交到您的肩上。他说,整个明教,唯有您德才兼备、武功盖世,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带领大家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恳请教主您答应接任都督之位,救救兄弟们,救救天下受苦的百姓!” 说罢,又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额头瞬间红肿起来。
张无忌疾步上前,双手扶起士兵,神态自若但目光坚定,说道:“莫要如此大礼,我定会率明教上下解救常大哥与五万将士。”这抗元大业,本就是我等共同使命。你且安心,待击退元军,咱们再一同商议往后如何更好地对抗元军。
士兵泪流满面,声音带着绝望的哭腔:“教主,来不及了!元军人多势众,他们早已把都督和将士们团团围住,还动用了火炮。常都督虽率领兄弟们奋力拼杀,可终究寡不敌众。兄弟们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土地,如今怕是……都已惨遭毒手。小的拼死逃出来,就是盼着教主能为他们报仇雪恨呐!” 说着,他再度跪地,狠狠磕头,额头在地上砸出沉闷声响,满是悲戚与不甘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倚天霸业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倚天霸业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