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深知,此次谣言来势汹汹,背后又有李建成推波助澜,想要轻易化解绝非易事。但他心中的信念无比坚定,绝不能让李建成的阴谋得逞。想着想着,他的目光变得愈发坚毅,仿佛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只待明日与房玄龄、杜如晦详谈。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轻柔地洒在李浩的书房。房玄龄与杜如晦准时赴约,三人围坐在书房的圆桌旁。屋内的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
房玄龄率先打破沉默,他微微皱眉,端起桌上的茶盏,却未急着饮下,只是缓缓说道:“李公子,如今这谣言之事,犹如乌云压顶,形势极为严峻。”杜如晦也轻轻点头,目光中透着忧虑:“不错,宫中谣言肆意蔓延,圣上态度已然冷淡,若不尽快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李浩神色凝重,微微欠身道:“二位大人,李浩深知此事棘手,还望二位大人不吝赐教,为李浩指明方向。”
房玄龄放下茶盏,神色认真地说道:“李公子,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收集你为百姓做事的证据。你这些时日,在民生诸事上多有建树,无论是农田灌溉之法,还是推动的合作项目,都造福了众多百姓。若能将这些事例一一收集,整理成册,必能证明你的忠心。”
李浩微微点头,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房大人所言极是,只是收集证据,需走访诸多地方,与众多百姓交谈,恐会打草惊蛇,引起李建成等人的注意。”
杜如晦轻轻敲了敲桌面,接口道:“此事确实需谨慎行事。不过,我们可暗中安排可靠之人,分头行动,秘密收集证据。如此,既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又能高效地完成证据收集。”
李浩眼中闪过一丝亮色,说道:“杜大人此计甚妙。只是,即便收集到了证据,又该如何呈递给圣上,让圣上相信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呢?”
杜如晦微微一笑,说道:“这便需要借助朝中一些有影响力的大臣之力了。这些大臣在朝堂上颇具威望,若他们能为你说话,圣上必定会重视此事。”
房玄龄也点头附和:“不错,我与杜大人在朝中也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僚,他们为人正直,明辨是非,定会愿意相助。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如何说服这些大臣,让他们相信你的清白,也是关键。”
李浩感激地看着二人,说道:“二位大人如此费心,李浩感激不尽。只是,不知二位大人可有具体的说服之法?”
房玄龄思索片刻,说道:“首先,我们需将你为百姓所做之事,详细地告知这些大臣,让他们了解你的为人和抱负。其次,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受你恩惠的百姓,在合适的时机,向这些大臣当面陈述你的功绩。如此,双管齐下,想必能打动他们。”
李浩听闻,心中豁然开朗,说道:“房大人此计甚好。只是,这安排百姓之事,也需谨慎挑选,确保他们不会受到李建成等人的威胁。”
杜如晦点头道:“李公子考虑周全。此事我与房大人会暗中安排,定不会让无辜百姓陷入危险。”
李浩再次起身,向二人深深鞠躬:“有二位大人相助,李浩信心倍增。李浩定当全力配合,早日澄清谣言,还自己一个清白。”
商议已定,三人开始着手准备。李浩与房玄龄、杜如晦详细地规划了证据收集的路线和人员安排。房玄龄负责联络朝中大臣,杜如晦则暗中挑选可靠之人,准备分头前往各个受益村落收集证据。
随着讨论的深入,书房内的气氛逐渐变得热烈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三人身上,仿佛为他们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力量。
然而,李浩心中清楚,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李建成必定不会坐视不管,他定会想尽办法阻止自己收集证据,破坏自己的计划。而且,即便收集到了证据,说服朝中大臣,又能否顺利呈递给李世民,让他相信自己的清白,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李浩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然。为了报答长孙皇后的恩情,为了帮助大唐崛起,他愿意迎难而上,与李建成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接下来的几日,李浩与房玄龄、杜如晦各自忙碌。李浩在居所内,仔细地整理着之前推动各项事务的记录,将每一个细节都一一梳理清楚,为证据收集做好充分的准备。房玄龄穿梭于朝中大臣之间,与他们秘密会面,陈述李浩的功绩和为人,争取他们的支持。杜如晦则亲自挑选了一批忠诚可靠、行事谨慎的手下,将收集证据的任务详细地布置下去。
这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李浩终于停下手中的工作。他走到窗前,望着渐渐西沉的落日,心中思绪万千。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他的脸颊。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的清新,试图让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片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嫡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唐嫡子风云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